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2页)

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2页)

「這是應有之事,」徐穎點頭道,「方勝弘資歷深厚,若非避嫌,兄弟二人不能同在十部,他恐怕早就入朝做官了。其兄長一死,他回京是板上釘釘之事,陛下不這麼做就顯得太過刻薄。」

龐春來又說:「方勝昌死後,內閣空了一個,估計要擢升一個非江西籍的入閣。不是張秉文,就是吳應箕。我猜應該是張秉文,他的出身比較乾淨。吳應箕雖然才幹卓,但其在復社和東林黨中影響力太大。陛下一直警惕復社和東林黨,吳應箕必受連累。」

龐春來吹著茶水,繼續說道:「如此就空出一個尚書,朱之瑜(朱舜水)和王調鼎會補上。應該是朱之瑜補尚書位,他跟江西眾臣關係不錯,跟江南士子關係也融洽,用他可以調和各方。而王調鼎此人,今後必為輔!陛下若是……王調鼎恐怕還要做託孤重臣!」

「陛下這麼器重王調鼎?」

徐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王調鼎長期游離在政治核心之外。在江西時候,沒有當政務官,一心一意搞大同理論。接著又去了北京做臥底,帶著前朝的皇子皇女南下。然後又執掌翰林院,同樣沒有什麼實權。離開翰林院,再被扔去地方,調回中樞不到兩年而已。

龐春來笑道:「王調鼎非常年輕,他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熬。此人不是江西籍,卻於陛下起兵之初,就在廬陵做大明知縣,他不會受到江西官員的排斥,也符合陛下壓制江西官員的心意。而且《大同籍》當中,有王調鼎好幾篇文章。他做了輔,不會推翻大同理論,因為那是他的政治根基。這樣的人,豈非完美的輔人選?」

「原來如此!」

徐穎恍然大悟,同時也明白了,為啥趙瀚一直不讓王調鼎進入政治核心。既然是今後的輔,那就不要過早的蹚渾水,身子越乾淨越好,反正這人還非常年輕。

王調鼎就是趙瀚的後手,萬一趙瀚哪天病重,比如患上不治之症,立即就會將其拔入內閣。然後,作為託孤重臣輔政,只要有王調鼎在,就可以持續性的以大同理論治國。

龐春來說:「這個道理,李孟暗(李邦華)也明白,但是他不敢明著說出來。」

「一旦說出來,王調鼎就會變成眾矢之的,」徐穎說道,「王調鼎若遭受朝臣攻擊,就是逼著陛下興大獄,不知會有多少江西官員被抄家!」

趙瀚對官員太刻薄,朝中很多大臣,都盼著皇帝早死呢。到時候,再一點點廢除土地交易限制,悄悄的進行土地兼併,為子孫攢下無數的良田。「格位論」雖然不敢公然反對,卻能像明朝那樣,變相擁有更多奴僕。

田連阡陌,奴僕成群,這才是官員眼中的盛世。

唯一的阻礙,就是皇帝本人,只有開國皇帝死了,他們才能一點一點的侵蝕政策。如果知道王調鼎此人,是趙瀚的政治理想繼承人,王調鼎必然被群起而攻之。

另外,趙瀚遲遲不重用王調鼎,也是在暗中考察其德行。

就目前來看,趙瀚非常滿意。王調鼎性格堅毅,而且愈發沉穩,還受得住寂寞,已經可以放心使用了。

龐春來又說:「你本來也是未來輔的人選,唯一的缺憾,就是跟江西官員聯繫太深……別說你一直沒摻和,你是江西鉛山人,又與許多勛貴是舊識,但做過黑衣衛統領。你當了輔,要麼無法真正展開手腳,要麼搞得朝堂沸反盈天。你多半是今後的次輔,只有等王調鼎死了,才能繼任輔之位。」

徐穎仔細思考,問道:「陛下讓學生送恩師回鄉,也是讓恩師把這些話說明白?」

「誰知道?」龐春來笑道,「即便我現在不說,你今後肯定也能領悟。」隨即又嘆息,「一朝開國便是如此,從龍功臣太多,而且還都是同鄉。不管他們心思如何,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李邦華也累啊,一直被架在火上烤。我辭官之後,他哪還敢留下?」

徐穎點頭說:「確實如此。」

龐春來說道:「陛下一直都有婦人之仁,他狠不下心來,讓江西官員內鬥。那麼多江西官,一旦內鬥起來,陣仗會越來越大,稍不注意就要砍一堆腦袋。如今,我跟李孟暗離開,輔宋應星壓不住,江西官又一家獨大,估計他們自己就要鬥了。」

徐穎掌控的情報網絡,主要在地方和境外,並沒有過多監視京城官員。當然,大致情況他也了解,稍微想想就覺得頭大無比。

江西官員,主要分三派:

一派以費純、蕭煥、歐陽蒸、袁允龍為,勢力最為強大。主要為趙瀚起兵之初的勢力,背後還有軍方的支持,費如鶴、李正等人也勉強算這一派的。可稱元老派。

一派以李日宣(李邦華的侄子)為,主體為吉安府士子,也包括江西其他地方的士子。

一派以宋應星為,主體為南昌、九江及周邊府縣的士子。

宋應星這派最弱,所以宋應星早早入閣,而且現在還能當輔。

龐春來說道:「李日宣才能卓,不輸給他叔叔,可他沒有叔叔的沉穩,也沒有叔叔的堅毅性格。他不敢捋元老派的虎鬚,又不滿宋應星那一派日漸得勢,恐怕今後明里暗裡要對宋應星的黨羽下手。而費純那小子,作為元老派的領,恐怕巴不得隔岸觀火。宋應星這個輔,難做啊!」

龐春來雖然平時不咋管事兒,一切都是李邦華說了算,但他對朝堂局勢洞若觀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