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使團滯留倫敦期間,什麼人都可以來拜見,唯獨荷蘭談判團隊是例外。
中國使團離開倫敦的時候,英荷談判也再次談崩了,氣得荷蘭也拍桌子走人,差點說要回國組織艦隊再打一場。
雙方的談判氣氛,本來是有所緩和的。
克倫威爾說,兩國合併聯邦既然不行,那咱們就建立攻守同盟。荷蘭人覺得這個可以談,在繼續談判半個月之後,被氣得差點爆粗口:我談你娘啊!
荷蘭人覺得,老子全世界殖民,商船數量多如牛毛。如果英荷兩國結盟,就算不以荷蘭為主導,荷蘭至少也該占優勢地位。但克倫威爾卻不斷拋出條件,同盟內部處處以英國為主,荷蘭等於成了英國的長期免費打工仔。
荷蘭談判代表,跟張瑞鳳一樣。也不直接拒絕克倫威爾的提議,只說自己無法做主,要回國找荷蘭議會請示。
船隻駛離倫敦港口,荷蘭的談判領隊鬱悶無比,咬牙切齒說:「克倫威爾這個混蛋,腦子肯定被馬踢壞了,他以為自己是荷蘭國王!」
一個談判隊成員說:「根據間諜傳來的消息,中國好像也跟英國談判破裂了。那位中國使者先生,被克倫威爾氣得拍桌子大罵。」
「哈哈哈,我能夠想像那個畫面。」談判領隊對此感同身受。
「中國使者也要離開,我們在外海等著,私下跟中國談一場,然後大肆宣揚談判成果。」
「什麼成果?」
「就是荷蘭與中國摒棄前嫌,已經成為友好國家,共同維持亞洲的現有貿易關係。任何其他國家,包括英國在內,都不許繞開荷蘭和中國,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印度群島自由貿易!」
「中國人會答應這些嗎?」
「不管中國人答不答應,我們都可以這樣對外宣稱。當然,時間要選在中國人離開歐洲之後!荷蘭和中國一旦友好共處,心急的就該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那些英國商人,會向克倫威爾施壓,把我們再次請回去談判。到時候,談判形勢就對我們更有利。」
「好主意!」
於是,中荷兩國的使者,「碰巧」在英國外海相遇。
荷蘭人請求登船訪問,張瑞鳳出於禮節熱情接待。
荷蘭使者表示,之前中荷兩國衝突,都源於雙方的誤解。現在誤解已經消除,荷蘭承認中國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承認中國對馬六甲和台灣的主權占有。
又談及兩國的貿易合作,這種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證明中荷兩國天然就屬於貿易夥伴。
緊接著,又邀請中國使團前往荷蘭訪問。
反正離得不遠,中國使節團接受邀請,在阿姆斯特丹住了幾天。
張瑞鳳感覺自己被涮了,荷蘭人每天只是說廢話。來來去去就那些,全是《巴達維亞條約》已經簽署的內容。但也聊勝於無,之前簽約的是巴達維亞總督,現在重簽訂一份更正式的。
隨即,中國船隊離開荷蘭,去恩典港接英國王室、法國使者和馬種等禮物上船。
沒等中國船隊駛離法國海域,荷蘭外交官就開始出動,到處宣揚中荷兩國的「盟友」關係。英國商人果然被嚇到,天天求見克倫威爾,逼迫克倫威爾做出談判妥協。
里斯本。
中國船隊雖然不打算靠岸,但也沒必要不告而別。
害怕染上天花,一個中國使團成員,坐著小艇來到碼頭邊,將信件壓在碼頭上,讓稅收官把信送去王宮。
若昂四世讀完這封信,心頭著實悽苦。
沒聽說過自己這麼倒霉的國王,登基復國十多年,一切都只為獲得外界認可。結果努力到現在,只有中法兩國承認,法國還是看在中國的面子上。
好不容易有了外交起色,莫名其妙又是一場天花,帶走他已經成年的一子一女。
「唉,中國人不願上岸,確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天花是很可怕的,」若昂四世對宮廷大臣說,「把贈送給中國的綿羊,還有前往中國的使者,全部放在同一條船,跟著中國船隊一起走。」
這個沒法拒絕,否則就太傷人了。
一艘葡萄牙船隻,很快跟著中國船隊同行。但雙方人員並不接觸,要等回到中國之前,才會去查看船上是否帶著瘟疫。
隨行的,還有一條法國船隻。
帕斯卡此時就在船上,他終於被允許前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