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朝的驛站,不提供免費伙食,這頓飯明顯是驛丞請客。這裡的驛站,去年秋天剛剛設立,比哈爾濱的士兵還過得辛苦。
最終還是給錢了,強塞到驛丞手裡。
等眾人填飽肚子,出去外面聊天,驛丞和驛卒們,才把妻子都叫來吃剩下的。因為有肉葷,便是殘羹剩飯,都比平時的伙食開得更好。
他們的孩子沒接來,都扔在老家讓親人照顧。
李正目前正在向朝廷申請,多調來一些醫生。就算是還沒出師的學徒都行,儘量給每個驛站配醫士,今後甚至還要兼職接生婆。而且有了醫生,驛站的人氣也會更旺,附近土著肯定會來求醫問藥,更加拉近土著與漢人的聯繫。
此時天色將黑,驛卒們拿起剛送來的報紙,津津有味讀著去年的過時聞。
他們以前是水兵,部隊辦有脫盲班,或多或少識得幾個字。但讀報紙還是有些吃力,經常讀到一半,就跑來問驛丞是啥意思。
他們不是熱愛知識,也不是為了增廣見聞,純粹是被扔到苦寒之地,想要獲取更多的漢地信息。
讀了報紙,就仿佛回到關內。
驛丞見張庭訓沒有貴族架子,便主動詢問南京聞。
張庭訓笑道:「南邊最大的聞,便是太子爺要選妃了。伱們可知怎樣選妃?」
就連侯如松都來了興,忙問道:「怎樣選的?」
張庭訓說:「須得是中學畢業,每省選出十個,送到南京去複選。複選的第一關,便是要考試。考得太差,說明地方官作假,送來的根本不是中學女畢業生!」
「哈哈哈,」侯如松大笑,「這倒是稀奇,太子選妃也要考。」
驛丞兩眼發亮:「那豈非我們這些邊卒的女兒,只要能中學畢業,也有機會做天家的妃子?」
「那你就趕快生女兒,」侯如松揶揄說,「太子就快大婚了,想來一兩年就能有皇孫。你生個女兒出來,跟皇孫的年齡差不多,今後可不就是有嫁入天家的機會。」
驛丞樂道:「明日便跟婆娘好好干。」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哈爾濱那邊,是準備建學校的,不過暫時還不及,因為根本沒啥孩童。
今後沿途驛站的子女,可以送去學校讀書,小學肯定是免費的,中學會增加公費生的名額,這也算是對邊境士卒的優待。
這邊聊得熱鬧,驛卒們也不看報紙了,紛紛圍過來聽張庭訓講南京逸聞。
張庭訓讀書不行,講故事卻利索,而且專講達官貴人家的事。某某官員,是個怕老婆的,被老婆提著掃帚追上街。某某紈絝,在官府掃蕩賭場時抓住,父母覺得丟人現眼,罰錢領人時當街暴打。
這些秘聞,邊境士卒們哪裡聽過?
一直說到天色盡黑,大家依然意猶未盡,把張庭訓當成頂級說書人來尊敬。
張庭訓也在這裡找到了快樂,他喜歡跟將士們打交道,不似在南京時有那麼多規矩,仿佛就是一隻飛出了牢籠的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