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部是一個比較強大的部落,因為他們還養著上百匹馬。
有馬,就有騎兵!
極個別的薩哈部落,甚至擁有「重騎兵」。他們自己打造鐵甲片,用皮繩串聯在皮甲上,如此就製造出「複合重甲」。
這些馬也很奇特,叫做「雅庫特馬」,或者叫「薩哈馬」。
皮厚毛長,四肢粗壯,能承受零下幾十度的嚴寒。
極北的原始種體型較小,跟蒙古馬差不多。
中部的雅庫特馬就體型大起來,公馬的平均肩高有139厘米,母馬的平均肩高有137厘米。
而南方就成了大型種,公馬平均肩高141厘米,母馬平均肩高136厘米。
張庭訓此時看到的就是南方種,逐日部的領騎馬過來迎接,其胯下戰馬的肩高,極有可能達到了145厘米。再加上這匹馬渾身粗壯,毛多且長,仿佛是在騎乘一頭怪獸。
地圖繪製員李江,低聲嘀咕道:「張副,此馬奇異,來年可交換幾匹,運去海蘭泡那邊配種。」
張庭訓說:「體格太壯了,而且四肢粗大,估計是跑不快,用來做拖拽火炮的挽馬倒不錯。而且馬毛又多又長,想來極為耐寒,適合在漠北草原打仗。」
女薩滿跟在跟領交流,似乎在解釋張庭訓等人的身份。
薩哈人有著強烈的陰陽觀念,馬屬陽,男人照料飼養,牛屬陰,女人照料飼養。
他們養馬養牛的習慣,應該是在貝加爾湖地區形成的。
至於養鹿,則是搬來此地才慢慢摸索出來。如今有些部落,還沒有掌握養鹿的技術,無法在漫天冰雪中馳騁——某些部落無鹿,但有狗,冬天狗拉雪橇。
部落領叫奈尼,他查看了帶回來的食鹽,又把換來的棉襖裹在身上。
接著,又詢問女薩滿的兒子坤德。
坤德說道:「這些中國人很好,他們釋放了我,讓我幫著修繕城堡,每天可以幹活換取食物。被羅剎強盜抓走的薩哈人,本來被當做奴隸,也都被中國人釋放了,還賞賜女人給奴隸做妻子。那些獲得自由的薩哈人,非常感激中國人,自願留在城堡種糧食。」
領奈尼這才確信中國人很友善,把張庭訓等人熱情迎入自己帳中。
進帳之前,張庭訓被攔住,因為還有一道儀式。
領的兒子,摸出火石錘擊,在帳篷中央點燃柴禾。這種「點火」儀式,是為了迎接貴賓,也在慶典活動時出現。
還有人使用長杆,把帳篷頂端的獸皮取下,露出一處空檔用於排煙。
以「火位」為中心,正對門的位置叫「馬魯」,領奈尼邀請張庭訓一起坐下。「火位」兩側的位置叫「奧路」,女薩滿、大同士卒和部落重要成員坐在那裡。
這裡沒有燒酒,但有馬奶酒。
領的妻子和女兒,端著馬奶酒招待客人,還拿來一些肉食和鮮魚。
部落位於河谷地帶,張庭訓來的時候,在結冰的河面行進了很長一段路。鮮魚也是鑿冰獲取的,切成生魚塊,不知拌了什麼調味料。
「這是牛角杯?也不像牛角啊。」張庭訓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