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在一百年前,富順、榮縣的天然氣管就已有二三百里長。
在另一個時空,明軍、清軍、流寇、盜賊連番蹂躪,徹底破壞了這種先進的生產技術。
根據李覺慧的《城隍廟記》記載,他順治十一年回鄉,也就是這個時空的去年,看到的是如此情況:富順縣城內,只剩居民十三家。北門至水井街一帶,已經成了虎穴,老虎直接群居在城裡。
當時,鹽商和鹽工或死或逃,九成以上的鹽井被廢棄,直到清朝派知縣過來治理,富順和榮縣加起來只剩99口煎(鹽)鍋。
「鑽井法可記下來?」趙瀚問道。
林陟說:「各個步驟,皆已記載,圖文並茂。」
趙瀚點頭讚許:「很好,可在其他有井鹽之地推廣。」
富順那邊的頓鑽法,在宋朝就鑽出將近2oo米的深井。後來在道光年間,又鑽出世界第一口千米深井。
目前富順最深的鹽井,大概是5oo米左右。
「石油還沒找到嗎?」趙瀚又問。
林陟說:「已根據史料,在全國各地尋找,但暫時還沒找到。不過,四川嘉定(樂山)有一口現成的石油井,開井至今已經用了134年而未枯竭。」
樂山的那口石油井,純屬是個意外,本身打算鑿鹽井,結果鑿了幾百米深,冒出來卻是黑乎乎的石油。
那就用來煮鹽和照明唄,反正都已經打出來了。
據《元統一志》記載,元代的陝西延長縣就有兩口石油井了,不過那口油井比樂山的淺很多,主要用來給牲畜治癬。而「石油」這個名字,在沈括的《夢溪筆談》里就有了,宋代開封有製造猛火油的工坊。
更早的記錄是北魏《水經注》,當時用石油來做水利舂米機的潤滑油。
趙瀚說道:「先不急著去尋找石油,工部和欽天院,派幾人去嘉定(樂山),好生研究是否能從石油當中,提煉出更輕更好用的油。試著像白酒那樣蒸餾,當心著火,一切以安全為要。」
說白了,趙瀚想要煤油。
這玩意兒是很好提煉的,汽油也能一起搞出來。但就現在的科技水平,汽油拿來也用處不大,倒是煤油可以用來點燈照明,瀝青也能用於建築領域。
而且,只用原始的蒸餾法,對原油的利用率不高。
「是!」林陟也不知道皇帝想幹嘛,反正奉旨照做就是了。
隨著欽天院的科學家越來越多,趙瀚便讓這些人,去跟各個部門對接。比如工部下轄的鑄幣廠、各類礦場、水利部門、地圖繪製部門等等。還有兵部的造船廠、槍炮廠等等。
科學家的官員編制,依舊在欽天院,同時又借調出去,可以拿兩份工資。
如果幹得好,可以選擇離開欽天院,去其他相關衙門做官升遷。
林陟躬身退下,趙瀚卻望著天花板。
一旦煤油大規模產出,等於就是照明革命,全國百姓都會改用煤油燈。當然,有錢人家不會,早期煤油的煙太大了,而且嗆喉刺鼻很不舒服。
工人……晚上也能點燈上班。
趙瀚收回飄遠的思維,吩咐道:「把那羅剎鬼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