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明祚永延 > 第十章 铸币之议2(第2页)

第十章 铸币之议2(第2页)

魏忠贤心底里也是微怒,“各位部堂心急火燎地跑到咱家这儿,自己个还没研究清楚呢吧。”

徐大化最是心急,连忙解释,“厂公,值部等刚才也是刚听了消息,说是刚才议了银作局与宝泉局铸银币的事儿,这么大的事儿,我们工部毫不知情,这不就先来厂公这里打听清楚嘛。”

吴淳夫还是刚才的态度,“刚刚郭兴言跑回来说,朝廷要铸银币,银作局与宝泉局职司,值部等也就听了个大概,但是厂公,这铸币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断不可胡乱施为啊。”

魏忠贤心下盘算,这还没到一个时辰,这四个都跑来,接下来还真不知道要出多少幺蛾子,当下也没好气,“昨个,信王去找了陛下,说朝廷粮米布帛绢丝折色收银,给了官吏盘剥小民的机会,向陛下建议铸造银元,刚刚咱家与几位阁老商议此事,还没个音信你们就都跑来。”

正说话间,小太监李朝钦又跑进来禀报:“老祖宗,崔尚书和田尚书也来了。”

();()  魏忠贤一听,知道是崔呈秀和田吉到了,不一会儿太仆寺署御史倪文焕、少卿李璠、右副都御史李夔龙、光禄寺卿阮大铖等二三十个人相继而来。

司礼监值房里坐满了人,小太监们拿了二三十把椅子,才让大伙坐下。

屁股还没坐热,一伙人就吵了一起来。崔呈秀想督理铸币事宜,徐大化马上不干了,阴声阳气地讽刺,“崔大人,你一个兵部尚书,都管到我们工部头上,要不要跟厂公说一声,再给你加个工部尚书衔。”

田吉一见连忙圆场,“徐大人这话说得,崔大人也是一心为公,想替厂公分忧。”

徐大化与崔呈秀一直不对付,“我看分忧是假,想捞银子才是实。”

崔呈秀心里气愤,“徐大化,莫要血口喷人,某对厂公一向忠心,岂容你玷污。”

薛凤翔这时插言,“厂公,名不正则言不顺,工部宝源局自太祖时就铸造铜钱,就连宝泉局的钱范也是从工部刻去的,若不让宝源局铸钱,礼法不通。”

一众朝廷官员吵了一个多时辰,总结起来,有以徐大化为首的工部,想把铸币权收到宝源局。

如崔呈秀等想着是自己能总理铸钱的差事,想进去捞银子。

吴淳夫、李夔龙等极力反对。

还有一些反对在河南试行的。

众人吵成一锅粥,谁也说服不了谁,当然也不可能说服,能站在值房里的最低也是三品官员,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帮利益群体。

魏忠贤被他们吵得脑仁疼,抬手啪地一声拍在案几上,“够了,似你们这般吵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咱家现在就去求见万岁,问问万岁爷的意思。”

说着也不等众人反应,起身离开值房。

魏忠贤当然不会现在去见皇帝,这事儿怎么都得发酵一阵,还要在大朝会上看看,哪派的人多些,不过从今天的局面看,铸币倒也可行,其实这也正常,铸银币虽会损害地方官吏的利益,但是这更大的利益面前,地方官的利益还是可以舍弃的。

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几天来在京官员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铸银币的事情,不到三天的时间六科与御史已经上了七八十道奏疏,反对铸币的占了一大半,皇帝也已经知道,但是没管,仍操持着他的木匠活。

初四已经开了一次大朝会,由于铸币的事情闹得越来越大,一些勋戚也参合进来递奏疏,拿祖宗成法来说事儿,这些是怕将来京营里使用银币发饷。因此上没办法,初十又要召开大朝会。

始作俑者朱由检也被传召参加大朝会,他却没心思去听群臣们吵来吵去,直接称病不朝,窝在王府里,一边与王妃周秀儿、侧妃田秀英、袁淑珍过着婚后的甜蜜生活,没有度蜜月,四个人几天里玩着朱由检改良过的马吊,也就是打麻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