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我在听,您请说。”黄一贺导演的声音有点颤抖。
黄一贺是奉天人,话说那个时候活跃在影视喜剧音乐和体育的大部分都是东北人。
83年,还是一个思想上禁锢文艺上保守的时期,黄一贺和邓小军受命组织央视迎春晚会。
央视尝试着把播出模式和节目形式进行了极大的改变。
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型综合晚会的直播,虽然摄像效果真不咋的。
第一次有了串场主持人,虽然全不是专业的。
更是第一次以综艺节目形式进行晚会的组织,甚至从头到尾都是在滑稽和搞笑,这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
第一次在现场安装了观众互动热线电话,观众现场点歌,于是就有了李谷衣独唱7歌的春晚记录,那时候央视总共才装了十几部电话,能挤出四台来做直播热线,也只能说明台长王枫的支持力度。
事实,成就这次晚会的也正是台长王枫,同意直播,同意黄一贺提出的用相声演员马纪姜坤做串场主持,同意王景愚和刘小庆做主持人,可以说整个晚会的政治风险他一个人扛了一多半。
王景愚在83春晚表演的哑剧吃鸡让他一下天下皆知,但你们不知道,这个节目是1962年创作出来的,大运动前和运动中就表演过。
因为没有政治主题只讲吃和搞笑,王景愚被批斗了好多次,差点被打残,当黄一贺提出要他演这个节目的时候,他怎么也不同意。
最后,台长王枫给他写了个保证书,保证他演节目不用承担政治风险,一切有电视台,这样,我们才看到了这个经典的哑剧节目。
还不止这些事,所有事情定好之后,李谷衣因为春晚时间和定好的深圳演出有冲突,团里不同意她来参加春晚。
那时候演员都是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赚的是固定工资和演出补贴,一切行为都要服从团里安排。
当时李谷衣是中央乐团的歌手,中央乐团在85年大年初一,在深圳搞了一台晚会,主要针对港澳售票,而且当时票都卖出去了。
那时候深圳还只是一个对外窗口,没有高没有机场,而到深圳要办理政审安检等一些手续,按实际情况看,如果李谷衣参加春晚,就肯定赶不上深圳的演出,所以,中央乐团不同意她上春晚,这事其实对当时的演员来讲无所谓,上春晚又不多挣钱。
当时的春晚小组成员,中央警卫一师文化科科长杨勇连着打了几天的电话,最后通过公安部制定出了方案,由公安部准备车辆,这边春晚一结束,李谷衣马上上车奔机场,然后在广州白云机场下车,那边公安厅的同志接机,一路免检免审直接送达演出现场,这才使得李谷衣登上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演出舞台。
而这四部好不容易挤出来的观众热线,成全了李谷衣的一生,要知道当时她的乡恋正在被禁播,她本人正在被报纸和文化部高官点名批评。
当时不停的有人打电话来点播乡恋,导演没有办法,拿去给在现场坐镇其实是监视的广播电视部长吴冷西,吴冷西拒绝了多次,但点播这歌的太多了。
他在走廊里来回转了很久,才一咬牙,挥手让姜坤报幕,乡恋现场解禁,李谷衣躲过了劫难。
要知道,在83年,家里有电话的都是什么人
话说那个时候,还从来没有完全脱离政治严肃性单纯只为欢笑的电视节目,别说这个,就是主持人在台上多说了一个字,都算是一次事故。
刘小庆因为长年不回家,想在主持过程中给家乡的父母拜个年,就这么一件事,放在后世算啥
但在那时候,是请示了广电部长吴冷西,然后定下来29个字的台词,才最终说出了这句话。
83年春晚,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买了1ooo本笔记本做纪念品,花了5oo块钱,这还是台长特批的。
一群人自己准备服装自己化妆自己梳头自己想词,怀着忐忑把节目做完,等待着判决。
结果播出后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那个时候的听众,观众,读者可是比现在要有话语权的多。
那时候沟通全靠写信,单位都有专门处理来信的人员,把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交给相关负责人。
然后再根据情况写回信,把处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反馈给来信人,哪怕对方只是偏远山村里的农民。
晚会在83年春节播出后,收到了全国各地大量的来信,全国上下一片喝彩声,成功了。
从此节目的形式就被一直用到了今天。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