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兴汉大将军 > 第186章 夜谈大势张邈决(第2页)

第186章 夜谈大势张邈决(第2页)

尚书令,秩千石,虽然品阶和雒阳令一样,但是权柄大小,不可同日而语。

东汉时期,尚书令权力极大。

不仅公卿将吏上书要经过尚书台,可以参知机密,而且也会参与人事任免、官员考核和与四方外交。

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曹尚书也被合称为八座。

正因如此,东汉权臣想控制朝政的都要在尚书台安插自己人。

尚书台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台,官秩是比较低的。

权臣又有大将军、太尉、太傅之类的高官职务。

手下心腹也要充任其他要职(河南尹、五营校尉等)不可能去做尚书。

因此在官员任免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头衔就是“录尚书事”,尚书经办的事情也须经过此人。

历史上,曹操迎献帝之后,不仅自己要录尚书事,还要荀彧担任尚书令,同时加侍中衔,而且一做就是17年。

其目的就是把控朝政,避免反对自己的人秘密搞一些阴谋。

以荀彧为的颍川派系大股东和大魏创始人曹操,精诚合作,几近天下无敌。

。。。。。。

对于刘辩的话,荀彧稍显意外,但还是躬身谢道“陛下厚爱,臣必效犬马之劳。”

刘辩接着问道“既然说到益州安定,当以何人替代太守苏固?”

荀彧想了想,道“刘焉有非臣之心,必然压迫蜀人。

以臣之见,当以卫尉赵讳谦为汉中太守,可加将军衔以统帅兵马,令其在汉中招募巴郡夷人和賨人。

如此,则刘焉不敢轻举妄动,反而会忠心治理益州。

令并提拔其弟赵温为侍中,其子赵蔺为侍郎。”

这就是朝廷正常套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家眷儿子,同样在京中为高官。

一方面是人质。

另一方面,在朝中亲信,也避免封疆大吏为人中伤。

不过,刘辩眉头微皱。

毕岚察言观色,建议道“贸然在汉中设将军,其必然引起刘焉警觉,导致其可能因为惧怕而趁机反叛。

当有一个好的借口,方可成行。”

荀彧道“可以平定西凉叛乱的理由,驻兵汉中,扬言从武都郡进军,以两路齐。

趁机正好要求益州牧刘焉调拨粮草、木材和矿产。”

毕岚接着道“如此,可封赵谦为征西将军,持节于督汉中,于汉中、巴郡征兵。

明面上要讨伐凉州叛军,实则屯田练兵,震慑刘焉。”

“毕公之言,实乃老成谋国,在下拜服。”

荀彧拱手行礼,相对来说,他自然也现一些自身一些考虑不够周全。

毕岚在旁补缺,更加合适。

得到荀彧的夸赞,毕岚有些吃惊,毕竟士人,何曾对他们如此礼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