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无悔华夏吴王靖难攻略 > 第307章 父不识子(第3页)

第307章 父不识子(第3页)

“还有,这混凝土产出如此之高,你动用了多少工匠,每年花费多少?”

朱棣记得朱高煦说过,徭役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故而询问他。

“放工钱,朝廷从海外获取了那么多铜钱,始终得花出去,让钱流转起来才行。”

“至于水泥场的用工数量是二万六千余人,每人每日工价十文,现结现走。”

“修建官道与城中道路、下水道的工价,也以每日十文来作价。”

说到这里,朱高煦开始与朱棣详细说起了经济类的问题。

徭役可以节省钱粮不假,但也耽误农时和百姓开荒时间。

眼下朝廷每年从海外与西南赚取数百万贯金银铜钱,单铜钱就不下二百万贯。

这二百万贯铜钱对于大明来说就是货币,绝对不能在单一地区将这二百万贯用光,这样会导致地方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这笔钱必须分散的投入地方,才能在保证物价稳定的同时,对大明的道路、城建、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农民手里有钱了,自然就会去消费,也拉动了地方的经济,地方的官府只要税收没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商税回收一部分。

相较于蠲免,朱高煦更倾向于以工致富。

这些东西,朱高煦一直和朱棣说了两个时辰,直到他们已经在百余名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国防大学,他都还没和朱棣说清楚。

“这些话,你也与郁新他们说了?”

朱棣总觉得这些东西似曾相识,但听得迷迷糊糊。

朱高煦点了点头:“郁新、夏原吉他们都是朝廷需要倚重的重臣,自然要与他们说这些事情。”

“好……”朱棣颔,那表情和动作让朱高煦还以为他已经理解了自己说的,然而朱棣却开口道:

“这些东西日后不用与俺说,俺听着头疼,你只要保障好地方钱粮,别让营造北京和北征、疏通运河的事情停了就行。”

“还有,俺觉得那古今典籍馆确实有用,若是大明早有你这样的人去把里面的书都读一遍,恐怕大明也能提前富强不少。”

“俺想了想,想把古今典籍馆内有用的书籍都抄写到一起,弄成一部能装下百家之言的类书。”

朱棣突然说要修书,朱高煦一听便知道了这书恐怕就是《永乐大典》,不过他并没有同意。

“修书是好事,但必须要让书籍传播开来才行。”

“父亲您就算现在让人修书,以当下的人力物力也顶多编撰出一类书,可若是稍等几年,等辽东那边的学子毕业,您则是可以在编撰之后进行拓印,不至于日后失传。”

朱高煦说罢看了一眼窗外,这才现他们没有返回内城,而是向着南边走去。

瞧着马车的动向,车上的朱高煦也不由皱眉:“我们这是去哪?”

“去大教场,俺着实有些想老三了。”朱棣还在回味朱高煦的话,听他这么说便回答了起来,并很快拉回话题。

“你说的有几分意思,若是修书却传不下去,那确实无法彰显俺的功绩。”

“这样吧,等辽东的学子毕业,你选人来帮俺编撰这本书。”

“是!”朱高煦点头应下,毕竟他也想借着编撰《永乐大典》的机会,往里面塞入一些“自古以来”的书籍。

一想到这里,朱高煦就看向了窗外,看到了一些即便在这寒冬腊月还在田间干活的百姓。

“还是得提高生产力……”

望着那群农民,朱高煦脑中闪过了蒸汽机、内燃机等各种可以提高生产力的东西,只是他虽然知道这些是什么,上学时也学过,但终归在常年工作中忘记了。

他只记得蒸汽机的原理就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膨胀力推动活塞或转动轴,从而实现能量转化。

只是原理和具体步骤完全是两码事情,他记得原理不代表他弄得出来。

他能弄出火绳枪和加农炮、燧枪是因为他见过这些东西,而且对于大明工匠来说,制作这些东西并没有代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