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文武官员五千余,现在只需要一千五百就足够,吏员则是仅保留五千人。
这些村镇的房屋修建不算好看,但绝不简陋,村中水井、牌坊也一应俱全。
半个时辰的走走停停,朱高煦依旧没有见到任何一片树林,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朱高煦说着说着,不免笑了起来,朱瞻壑闻言十分无奈。
朱高煦的新政推行,吏员下乡,就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进一步变好,同时理清楚税收,让钱用到实处去。
这其中,朱高煦主要担心的还是西北地区。
虽然不至于狡兔三窟,但起码保险。
按照这种度前往北京,估计他屁股都得颠成好几瓣。
对于要离开南京,朱高煦有些高兴,又有些不舍。
不舍在于,这里毕竟是他前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
“哈哈!它可是很难驯的,当初除了我,没人能驯他。”
“这未免有些多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脚步放慢下来,并调转马头走入了乡间小道中。
正因有如此庞大的马群,明军才能在几次北征中跟紧蒙古人的脚步,与他们在漠北交战。
瞧见朱高煦他们这群人,不免好奇打量,同时羡慕的看着他们所乘骑马匹。
看似不近人情,但却是为了保护百姓。
“那就这样吧,告辞!”朱瞻壑轻笑作揖,随后转身与护卫离去。
他虽然已经快十六岁,但毕竟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
“好了,去和你娘吃饭吧。”
虽然已经是下午,但两个时辰足够他了解许多消息。
在肇州左右二卫的护送下,朱高煦的金辂被人拉上了马船。
如果乡试出了结果,届时他则是可以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返程的路上,朱高煦呢喃着这些东西,他清楚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大明更上一层楼,让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
与此同时,朱瞻壑也乘坐马车返回了宫城,并见到了忙忙碌碌的东华门守军和来往的太监。
朱瞻壑转身与江淮对视,目光时不时看向四周,末了才开口道:“你要返乡参加科举?”
新政推行后,从除夕到正月十六都不存在宵禁,这半个月便是大明百姓能享受夜生活的日子。
“届时参加会试时,来南京和我叙叙旧,说说你家乡的变化。”
许多大臣已经早早北上,留在南京还没走的,只剩下了朱高煦和李失、李察等护送他北上的武官及兵马。
“来日再见……”
“走吧,去看看扬州郊外如何了!”
说着,朱高煦回头看向朱瞻壑:“你若是毕业要上战场,我便把赤驩交给你,由你带他上战场。”
“嗯”江淮应了一声,他得返回昆明参加科举才行。
江淮看着他们离开,伸出手摸了摸那匹通体黑色的马匹。
不出他的意料,里面装着面额一百文的永乐通宝,看厚度起码有十几吊,价值上千贯。
他兴许在回忆老朱,而暮年的老朱给朱高煦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头昏昏欲睡的巨龙。
“……”听朱瞻壑这么说,江淮欲言又止,最后才沉重点了点头:
听到自己还能陪同走一段距离,朱瞻壑松了一口气,只想好好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