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师兄心意已决,那小弟便多嘴再问一句,师兄今后有何打算?”贾瓒问道。
于承东想了下,莞尔道:“我也不知今后是何打算,或许……归乡种田,做个山野村夫也挺好。”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师兄好雅兴”,贾瓒赞许了一声。
“你便莫要笑话我了,若非是对官场失望透顶,我也不会放着大好年华,就此养老了。”
于承东先是一笑了之,又带着些不甘心。
想他寒窗苦读多年,拜了名士简成为师,本雄心勃勃要一展宏图。
可多年下来,当初的激情早已退去,反倒是将自己弄的遍体鳞伤。
固然他心存去意,可又如何能就此甘心养老归田。
贾瓒垂想了下,试问道:“若是师兄尚未作打算,小弟倒是有个去处。”
“哦?师弟且说”,于承东颇感兴趣的道。
对于贾瓒,他是十万个相信,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
“师兄归京这几日,可曾看了小弟创办的大梁周报?”贾瓒问道。
于承东一愣,仔细一想,随即明白了什么,问道:“师弟的意思,是想让我去管这所谓的报纸?”
他回京这几日,看到了如今在关内关外炙手可热的报纸,也挺喜欢这一新出现的新鲜玩意儿。
“不错”,贾瓒微笑着回道。
报社那边,其实一直都挺缺人。
干这行,识字是基本要求。
可当下文人士子秉持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论,但凡有点希望的都跑去考科举。
没有希望的,大部分也都去私塾当了教书先生。
剩下实在没有办法了的,才会转行去干些别的营生。
比如写话本戏文、念医书当大夫等在主流看来,上不得台面的工作。
是以大梁周报这个名头已然打响,可招人工作一直都很困难。
若只有这些还不算什么,毕竟风气如此,强求不得,慢慢招便是。
可报社主编,实在是不好找。
要胜任这个职位,先必须得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因为大梁周报主要报导朝廷政策、针砭时弊等等。
主编也要对朝廷律法、运行模式等等,要有足够的了解。
最后,还得在朝廷与士林当中有一定的威望。
只有这样,才能请得动名头足够大的文士来分析政策、评断文章。
过去这些事都是贾瓒在干,可他本身要忙的事情就多,根本分不开身去管报社。
这些日子以来,他正为此事而头疼。
正好在这个时候于承东回京要辞官归田。
他本身就是大理寺卿,朝廷律法自是了然于胸,各个部门运作模式更是门清。
职位虽不算最为顶级那批人,但也相当不低了,加上此次江南大案。
如今称他一声名满天下,也差不太远。
自身又是当今内阁次辅、礼部尚书简成的弟子,同门师兄弟、晚辈等更是不少。
有他出面,不愁找不到合适的文章评论人。
而且他本身年纪也不大,思维也较为开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较强。
主编的这些要求,于承东完全能够满足,甚至还出了许多。
正巧他现在也不太甘心就此隐居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