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中国大盾构 > 第65章 佝偻的身影(第2页)

第65章 佝偻的身影(第2页)

下车后并没有直接到地方,还需要坐一段客车,这才远远地看到雪山的山尖。

气氛越来越凝重,直到开始步行,国兴3号隧道的身影终于映入眼帘,距离越近,脚步越沉重。

那里是老一代华铁人难以磨灭的回忆,当回忆再一次以现实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仿佛听到了当年战友们发出的潮水般的喊声,看到了热火朝天的除渣场景,听到了开凿隧道时发出的一声声爆破声,一阵风扬起,带着浓浓的胡杨沟的味道,三十年过去了,只有这味道挥之不去。

老兵们驻足了。

他他默默的望着眼前的隧道,拱顶外墙上黑底白字的“国兴隧道”四个大字仿佛士兵的铭牌标识着它的身份,尘封的记再一次被打开,当初年轻的身影已两鬓斑白,他们已经为祖国燃烧了青春,如今这具日趋苍老的身体也要伴着国家的腾飞继续发挥余热。

是要搞爱国主义教育吗?汪承宇腹议着,如果只是单纯的搞教育,用不着飞这么远吧,可如果不是为了搞教育,来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国兴3号隧道,当年南疆铁路上最难啃,也是最长的一条隧道,在土库一号线上发挥了四十余年的热量,如今这条铁路线也和它们的建设者一样垂垂老矣,马上就要有一条新的高速铁路线替代它,速度更快,运输距离更短,运力更强。

在场的华铁人和华铁子弟,哪个没听过国兴3号隧道的故事?

这条写进史册的隧道记录着父辈的荣光。

站在它的面前,不禁让人生出一种憧憬,好想加入到那场大建设中,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的确是一场生动的教育,只是……

单单为了我们几个人吗?

汪承宇和张启源等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本次穿江盾构机的设计者,老领导们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

揣着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他们还不敢问,闷声跟在前辈身后,去静静体会他们的感受。

严思颜很少有父亲的陪伴,母亲又刻意回避这段历史,使得她对这里的故事知之甚少,不过上大学后从高薇口中得到了关于这条隧道当年的故事,又从书中了解到这段历史有多么了不起,本就崇拜父亲的她,此时看爸爸的眼神都变了。

只不过,爸爸为什么和他们不一样?

严开明的双脚像扎在了地上一样,一动不动,两眼呆呆的望着隧道深处,那幽深的隧道里有着能够把他钉在哪里的东西,厚厚的枕木下,那里流淌着一条暗河,有人永远守在哪里,聆听火车经过的声音。

“走吧。”

驻足了很久,许建军终于发话,带头向烈士陵园方向走去。

严开明依旧没有动,因为他使整个队形都拖沓了下来。

许建军停住了脚步,回头望向严开明,他张张嘴想劝什么,终还是没说出口,昔年那惨烈的一幕忽地浮上心头。

那次事故不是伤亡最大的,却是最惨痛的,惨痛到全师无不为之哀恸,他知道严开明在伤感什么,却不好上前去劝,还是徐复文拉住了严开明的胳膊说。

“走吧,当年我们已经移开了脚步,到老了还得拆了这把老骨头给年轻人铺路呢,咱们得走,姐的墓在那边儿,到那边儿烧两张纸,她听得到。”

严开明虽是恋恋不舍的一步三回头,但终是挪动了脚步,一抹老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女儿严思颜好像看懂了什么,清纯的脸上也浮出了忧虑的神色。

烈士陵园并不远,谁也不想坐车,有默契的步行前往。

三十几年了,本以为这荒僻的墓园会凌乱不堪,谁想这里植着苍松翠柏,围墙也是翻新过的,远远地便看见一排排墓碑整齐地排列着,仿佛站着队列。

他们生前是军人,死后也是军人,正门一进去,一个大红五星雕塑标识着长眠于此的战士的身份,黑白相间的纪念碑上铭刻着“人民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风萧瑟,为陵园平添了几分肃穆。

这里面躺着的都是老一代人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还有一些人是这辈子不堪回首的回忆。

严开明想开口问问这里是谁在修整,蓦的他的身体一下子怔住了。

墓园里站着一个佝偻的身影映入眼帘,他的腰背已经驼得很厉害,但那兀自要站直身的风骨标志着他昔年的身份。

他也是一名军人,一名曾经战斗在大西北的军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