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工匠盾构 > 第50章 盾构梦(第2页)

第50章 盾构梦(第2页)

“无耻!有违一个工程师的尊严!”

鲍尔应该是来华生活过很长时间,使用汉语的能力并不逊于自己的母语,甚至知道汉语的某些词在表达上要比德语更优秀,比如发泄愤怒。

“实在抱歉,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汪建国打算来个死不认账,反正也不可能让德国人拿到证据,就算向上级反应,哼哼!

这些外国佬难道不知道有个词叫默许吗?

“我要向路德公司反应,你们偷偷更换刀具,我会要求公司以违约为理由中止合同,我还要你们赔偿巨额的赔偿款。”鲍尔气极败坏地喊着。

“可盾构机的工作记录中德双方各持一份,哪一页也没有证据证明我们违约啊,总不能听你的一面之词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层出不穷,报告是你们自己写的嘛,地质层发生变化,刀具使用寿命延长,你们拿什么告?

汪建国志得意满的看着哑口无言的鲍尔,在这件事的交锋上,双方高下立判!

工业革命以来,装备建造史上从来都是你超我赶,19世纪时德国制造是假货的代名词,20世纪时日本制造又让各发达国家头疼不已,仿制从来不是错,问题是有些重型装备不像面包机一样简单,它需要考验一个大国的综合实力,盾构机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器。

世界盾构机市场没有客户至上这种说法,因为能造出它的国家寥寥无几,90的盾构机被美日德垄断着。

9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虽然在飞速发展,但距离成为世界级或者地区级经济中心还相去甚远,这三个超级强国分别是亚洲、欧洲和世界的经济中心,世界上最强的三大经济体,当时的中国想要制造盾构机,无论从财力还是工业实力都相去甚远,但是差距从来不是止步不前的理由。

北京,中国的首都,这座古老的城市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飞速发展,日益增长的城市规模和拥挤的交通让整座城市不得不向地下寻找空间,在这里,未来的城市地铁网络正在紧张的计划施工中,此时距离那个令世界叹为观止的超级工程才刚刚开始。

严开明和谭雅的到来并不是为了这座工程,但是他们还是在地下迷宫般的施工现场观摩了两天。

“显然,我们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工程师加入到建设大军中。”

说这话的人和严开明很熟悉,他叫许建军,曾经是严开明的直属排长,如今华铁总公司高层、高级工程师,老战友相见自然欣喜,然而建设的脚步不能停,时间对于这个飞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太宝贵了。

许建军在见到严开明的第一时间就偷偷告诉他,华铁要自己设计并制造盾构机,并且很有可能应用于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这个时候有着盾构施工经验的工程师就是宝贝。

“怎么样?参与进来吧。”许建军问道。

严开明的脑海里装着一张地铁网络图,网络图下,他又脑补了一系列的地质画面,轻轻勾勒出一个微笑说:“老排长,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太单一,玩不了这么复杂的活儿,不过有一个人应该会喜欢做这种挑战。”

“徐复文!”

许建军不愧是两人曾经的领导,一下子猜到严开明口中这个人是谁,沉思片刻说道:“那小子倒是鬼精鬼灵的,就是怕他不踏实。”

严开明语气很平实,他看着许建军很自信地保证:“有些事情不要被惯性思维给误导,所谓鬼精灵不踏实完全没有证据,事实证明徐复文在施工过程中极重视细节,他不仅能够规划出整个工程方案,也能保证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实操中都有体现,在具体施工中徐复文指挥的项目还没有出现过一起人为事故。”

许建军知道严开明关心什么,也就不再这个问题上过多争执,笑道:“那好,我向领导们建议一下,最终还要靠党委定夺。”

“其实就是您定夺,党委的很多同志不了解他,您的推荐意见至关重要。”

都是老战友,说话不需要虚,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许建军点头答应了。

严开明希望老战友接下这个超级工程,那对他的未来,对他的人生价值才是最大的诠释。

而他?要的是那个盾构梦。

从1953年国内第一次尝试盾构施工以来,中国的盾构就比国外落后一百多年,而盾构机制造更好比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想要跑一样,但是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