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這想法聽上去有點奇怪,楊完者大敗而歸,他應該趁他病要他命一鼓作氣衝破嘉興的阻礙拿下揚州才是,怎麼還分兵去打朱元璋?
老朱也納悶,他本來想和老張打好關係,後來聽到天音說張士誠會投降朝廷,於是就歇了打好關係的心思,繼續橋歸橋路歸路,只要不幹仗就絕對沒有聯繫。
他們倆相安無事多年,怎麼突然就打過來了?
他連楊完者都打不過,哪兒來的信心打應天府?
朱元璋這話倒不是自大,而是真不覺得正面交鋒的話張士誠能打下應天府。
老張放著杭州不打掉頭衝著他來不是不想要杭州,而是楊完者手裡還有十幾萬大軍。
當初楊完者駐守嘉興的時候麾下人馬只有兩三萬,全部都是他從老家帶出來的苗軍,後來擴充到二十多萬都是在江浙行省現招的兵。
江南不愧是鼎鼎有名的富庶之地,那麼大點兒的地方都能讓他一個外來的苗軍將領拉扯出二十多萬的大軍,要命的是糧餉還能供應的上,實在讓人眼饞的不行。
不只張士誠眼饞,朱元璋也眼饞。
楊完者手底下還有十多萬兵馬,再加上還有達識帖睦邇給他處理後勤之事,杭州城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不如掉頭攻打其他地方。
朱元璋捏捏下巴,所以老張到底哪兒來的自信打他?
從隆平府到應天府,北線走北線走常州,南線走長興,水路走江陰。
如今常州、長興、江陰都在他手上,三條路被他堵的死死的,他打不下楊完者駐守的嘉興,就打得下湯和鎮守常州、耿君用鎮守長興、吳良鎮守江陰了?
不對,肯定有貓膩。
朱元璋下意識覺得不對勁,特意寫信讓湯和等人提高警惕,千萬別讓張士誠鑽了空子,為此還特意將徐達派去支援最可能被進攻的常州。
徐達覺得根本沒必要,張士誠兵多將廣又能如何,連個楊完者都打不過,他乾脆窩在隆平府當一輩子的土皇帝得了。
朱大帥不為所動,並一腳把他踹了出去。
然而事情壞就壞在徐達帶過去的這些援兵身上。
朱元璋在各個起義軍的高層都安插有耳目,張士誠也一樣,雖然沒能策反老朱的親信,但是安排在應天府這邊探子不在少數。
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只他們倆,其他起義軍也都這麼幹。
張士誠已經提前打聽過常州、長興、江陰的情況,他本來沒想打常州,而是想著走水路,朱元璋手底下的水軍在他眼裡本事平平,他自己的水軍才是天底下最厲害的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