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們透露天機的這位喊灌口二郎為二哥,想必關係非常親近,好神仙肯定和好神仙一起玩,這麼一來他們就是天命所歸。
兄弟們不要著急,就算他們會戰死沙場,將來也能被史官大誇特夸。
他們是勝利者,沒道理自家史官不向著自己人。
【當時的江浙行省左丞相叫達識帖睦邇,這人是個蒙古人,但是他是個文官,能讀經史通大義,因為出身於世胄而補官任太府監提點,後升為治書侍御史,由於進諫違背了皇帝的旨意被罷官,是個有點迂腐但是稱得上正直的蒙古官員。】
【達識帖睦邇是個文官,打仗倒是能打,就是打不贏。】
在場眾人:……
打不贏算什麼能打,要是這麼說的話,三歲小孩兒也能帶兵打仗,就是打不贏。
【達識帖睦邇不擅長打仗,只能靠楊完者來抵禦張士誠,可是剛才也說過,楊完者這個楊三郎和灌江口的楊二郎一樣都是聽調不聽宣,他可以過來幫忙,但是怎麼打得他說了算。】
【別說達識帖睦邇不會打仗,就算他會打仗,他也指揮不了楊完者的兵。】
【楊完者身為江東三足鼎立的元廷主力,這裡需要好好介紹介紹。】
【楊完者,元末武岡路赤水人,乃十峒飛山蠻領楊再思的後裔。他「善騎射,能文章,有入相出將之鴻才」,十幾歲時就組織附近的苗家少年操兵練武,當時喚做「苗子」。】
【有元一代民間造反此起彼伏,但是大家多以為中原一帶造反的多,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元代造反最頻繁的地區不是中原,而是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元初的造反主力在江西福建一帶,到中後期主力就變成了湖南和兩廣。】
屏幕里的畫面變成兩列文字,一列是阿拉伯數字表示的年份,另一列是造反記錄。
廣西苗民反元起義、吐蕃反元起義、山東反元起義、廣東廣州朱光卿反元起義、河南棒胡反元起義、廣西苗民反元起義、廣東惠州反元起義……
一條條滾動上去,眼睛都快看不過來了。
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漢字前面那幾個稀奇古怪的符號,這就又到李善長出馬解釋的時候了。
沒辦法,誰讓他讀過的閒書最多。
老李雙手背後煞有其事的研究光幕上那奇奇怪怪的符號,搖頭晃腦左右踱步,快把人轉暈了才一拍腦袋說道,「這好像是番邦的數字,興許後世用這個來記載年份。」
「這多麻煩,直接用年號不好嗎?」徐達聳聳肩表示不理解,他能學會漢字已經很不容易,要是連數數都得用番邦文字,那他還是當個睜眼瞎吧。
世上那麼多文化人,不缺他一個識字的。
此話一出,旁邊立刻響起陣陣附和。
朱大帥白了他們一眼,「瞧你們那點出息,不會就不能學?」
朱文正小聲嘟囔,「那也得能學會啊。」
【從這些數據來看,元朝的民間起義從頭到尾就沒停過,而苗、瑤、畲共祖是學界的共識,史書上記載的苗人、瑤人、畲人其實都能算同一撥人,他們有近百年的造反經驗傍身,打起仗來不是一般的生猛。】
【至正初年,民間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張士誠這些義軍領都已經打出名號,楊完者和他爹楊正衡也有點想法,於是就以楊完者最開始訓練的那些「苗子」為基礎擴充兵馬組成了一支數萬人的苗軍。】
【這時候的楊完者還不叫楊完者,他叫楊通貫。】
【有元一代湘桂交接的苗人一直在反元,楊完者他們家城步楊氏是造反運動的領導者,不過苗軍在當時是有名的觀望,他們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有的造反反抗朝廷有的幫朝廷鎮壓造反,總之就是哪邊給的好處多跟哪邊。】
【至正十二年,徐壽輝的徐宋政權攻陷武昌,朝廷連忙諭令各地勤王鎮亂,楊正衡父子兄弟自備糧草武器為國出兵,苗軍浩浩蕩蕩殺氣騰騰當場把朝廷官員震懾的一愣一愣的,立刻給他們封官命他們為前鋒。】
【苗軍一舉收復武昌,名氣算是打了出來,楊完者便在江南開始他救火大隊長的生涯。他和察罕帖木兒一個江北救火大隊長一個江南救火大隊長,挺對得起他們倆「擎天二木」的稱號。】
【張士誠拿下蘇州後勢不可擋,要打杭州就得先拿下嘉興,達識帖睦邇不會打仗也能看出來嘉興的重要性,楊完者一來他就立刻將人派到嘉興擋住張士誠南下的勢頭。】
【有資料記載:元之季世,偽吳張士誠據姑蘇,而無錫相繼陷。髠黥盜販之徒,纏絳帕手執戈矛,廵門嘯呼民情洶洶,恐旦暮有屠戮之慘。】
【張士誠在貧苦百姓那裡口碑好,在富家大戶眼裡和活閻王也沒差太多,他吃大戶的習慣聲名遠揚,有錢的地主為了保住家財都招兵買馬求著朝廷兵馬幫忙抵抗張士誠,沒想到朝廷的大軍根本靠不住,他們傾盡家財也擋不住張士誠吃掉他們的架勢。】
【前面已經說過,張士誠接收了高郵之戰後四散的原朝廷兵馬,有蘇州、湖州一帶的糧草支持後,他手底下的幾十萬大軍磨刀霍霍人擋殺人神擋殺神,楊完者抵達嘉興之後覺得不行,雖然他的兵也挺多,但是硬對硬還真不一定是張士誠的對手,他得以謀略取勝。】
【某一天晚上,月黑風高,楊完者安排好接應的人手後單槍匹馬殺到張士誠大軍駐紮的地方生擒主將,營地一片大亂,提前安排在四周的苗軍趁亂大殺四方,張士誠的大軍損失慘重只能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