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藏经洞位于何处 > 第33章 打回原形(第3页)

第33章 打回原形(第3页)

这种粘合剂粘性强、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能把石块牢牢地粘在一起,是古代建筑行业里最常用的黏合剂。

但在壁画的修复中,它却有着致命的缺点:易干!

可能刚把下部涂完,之前上部涂抹的粘合剂,就已经干掉,失去了粘性。

而且,如果没有控制好用量、涂抹不均匀的话,壁画刚粘上墙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因为黏合力强度的不均匀,生干裂、起壳的现象,无法做到严丝合缝。

于是,翟家先人就想出了“草尖滴灌”这种注入黏合剂的奇特方法。

先在需要上墙的壁画背面泥块上,根据壁画的大小和泥块厚度,挑选长度和粗细合适的茅草,茅草长度比壁画长出一指。

然后,再采用合适的间隔,均匀地贴上纤细的茅草。

草尖和壁画底部平齐,而草根部位裸露在壁画上沿,根部最好出上沿一指。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不涂抹黏合剂,直接把壁画固定在墙上。

这个时候,再用黏合剂顺着草尖,一滴一滴把黏合剂注入到壁画和墙壁之间,用茅草的草尖作为引流之物。

由于壁画和墙壁之间的空间极小,茅草又特别纤细,滴灌下去的黏合剂,就会迅均匀布满整个空隙。

而且,完全不需要等到粘合剂涂抹完毕再上墙,而是一边上墙一边滴灌式涂抹,这样做,粘合剂将会非常新鲜,不会干掉,粘合力也会达到最大值。

当我在那本《翟氏营造之法》上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简直叹为观止。

古人的智慧太强大了!

简单、平凡的工具和思路,就能解决看似无解的难题,造就不平凡的结果。

而这套修复方法,据书上的记载,翟氏祖先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明出来并开始小范围秘密使用了。

这本书还有个最大的特点,翟家独创的传世技艺,各朝各代的传人,都会在书上增补进自己这一代用这项技艺做过什么东西,并将工程修筑情况和技术难点详细记录在案,并不断改进工艺。

无数的样板工程与经典技术相参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技术革新链条和一套完整的案例大全。

而“草尖滴灌”这套工艺记录的最后一次使用时间,是在明代。

所以,在拍卖会上,一看到那些痕迹,我就立即判断那块壁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而最晚至少都应该到明朝。

这些年代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有赝品呢。

“不对不对!有什么地方不对!”

正异常兴奋的我,一想起“草尖滴灌”的痕迹,心里突然掠过一道闪电。

我整个人愣在原地,就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激动的情绪瞬间被浇灭。

之前我理所当然建立起来的看似逻辑正确的猜测,在这一刻全部轰然倒塌。

“错了!全错了!”

我猛然蹲在地上,绝望地用双手无力地抱着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