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战争演变 > 第七十六章 三线战事(第2页)

第七十六章 三线战事(第2页)

“那陆古并非天生贵种,不过一黔首尔,料想他也承不住天命,不若趁其与晋国相争,攻其腹地。”宋国将领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大笑,“我们该能拓土百里!”

对来犯的这几路敌军,黄巾军已经等候多时。

“二十箱床弩箭,六十箱弩箭。”

某处城墙上,一名营长最后清点已然运至墙角堆放的物资。

照去年的常例,现在黄巾军的每座城市都储存了二十几吨箭矢。

“长官!来了!”

专挑出来眼力好的士兵指着远方喊道。

营长跑过去,顺着指出的方向看,见到攒动的黑点,命令:

“点狼烟!”

黑烟立即自烽火台升起,一座座烽火台相继点燃,构成古代预警网络。

床弩推至火力口,所有守城兵弩械上弦。

当宋军攻城锤、云梯推至两百米左右。

“嗖。”

迎接他们的是箭雨。

连续的箭雨打破了他们对黄巾军不堪一击的幻梦。

“那是。。。。。弩?!”

瞬间,宋军将领知道了此前听到的某些传闻并无虚言。

因为射箭是非常消耗气力的。

古代弓箭手能够连射八箭就不错了,射十二箭便为精锐,唐代武举考核也不过要求连射六十箭,绝不可能维持这样高密度、高频次、长时间的射击。

可这么大规模的应用弩,还有这用不完一样连续不断的发射弩箭,又着实有些挑战他的常识。

城墙上,连弩不必过多赘述,成熟的设计让它维持50到70米有效射程的同时重量不大,单兵操作较为容易。

单发弩,则依然借鉴火枪战术,两人一组,一人上弦一人射击。

床弩对准高价值目标。

投石器投掷熬煮过的金汁陶罐,开水直接从城墙上倾倒,城门口埋伏陷马坑和铁蒺藜。

构成一整套防御系统。

“这些贱民怎么懂得这么多战法?!”

开战一个时辰,零零散散的信息汇总,己方攻势被重挫,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彻底意识到不对的宋军将领当即决断:

();()  “停下!莫再强攻徒耗气力,鸣金收兵,城外扎营,围而不攻。”

“看他们的粮草兵械够在城内熬到几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