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之大宋明君 虹城小朱 > 第222章 还有起义(第1页)

第222章 还有起义(第1页)

宗泽死后,赵构消沉了很长时间,才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虽然宗泽之死很令他心痛,但好歹这个时间比原历史中推迟了近两年,让他心里又好受了些。

平静下来之后,他以岳飞补枢密使之位及6军学院院长,以陈淬为科技学院院长。

儿子国旗已经走得很稳,甚至能跑了,憨态可掬的模样给赵构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这,赵构正在宫中遛娃呢,汪若海又来了。

他一边跟在赵构身后走着,一边声汇报着最收到的秘密情报。

“钟相,鼎州武陵人,父辈为商人。其子钟子昂,靖康元年曾举兵抗金。钟相暗地里以摩尼教(即明教)名义展乡民入社,交纳少量财物,在社内实行互助共济,称‘田蚕兴旺,生理丰富’。他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目前,在洞庭湖一片,信众达数万人。”

“钟相啊。”

赵构皱了皱眉头,宋朝三大农民起义之一的钟相、杨幺起义的领导人钟相,他自然是有印象的。

他原以为,自他穿越而来之后,宋朝的历史生了惊逆转,有些事应该不会再生。比如靖康之耻刚开了个头便结束了,比如原历史中投靠金国的第一奸臣秦桧因能力卓越得到他的重用,将来会接任李纲的相位。

如今,大宋如同上午的朝阳,国力昌盛,百姓安康,潜力无穷。

还有人出幺蛾子?

“钟相,想造反?”

“回官家,据可靠情报,钟相与杨幺暗地里进行了一些串连,但响应者甚少,估计成不了气候。钟子昂当年的部众,有不少人已经加入了忠勇军,目前他手里最多还有三、五百人可用,没有什么威胁。”

赵构听了汪若海的话,摇摇头,道:“你不懂,钟相这种打着摩尼都名义结社的行为,影响深远,危害极大,断不能纵容。若是在以前,钟相、杨幺想造反,还情有可原,这个时候,还敢有这种想法,那就罪无可恕!”

钟相、杨幺的心思,赵构明白的很。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次数多到无法计数,尤其是两宋期间就多达四百余次。

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希望通过起义,推翻现有政权,建立一个农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基本诉求主要就是:分田地,均贫富,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但由于历史局限性,就算起义真的成功了,也不过是换了一帮人坐江山,继续剥削农民。

换汤不换药。

钟相、杨幺若真的是忧国忧民的义军领,有着后世阅历的赵构或许还能高看他们一眼,甚至可能会招抚二人为官,让其施展心中的抱负。

但实际上,钟相、杨幺起义,非但并未实现农民生活的改善,反而导致其生活更加困苦。不仅没有实现“田蚕兴旺,生理丰富”,反而“食不果腹”,甚至抛妻弃子,流离失所。

原历史中,钟相、杨幺起义,打着“均贫富,分田地,免赋税”的幌子,在洞庭湖一带与南宋朝廷纠缠了六年。朝廷派王躞、张俊、孔彦舟、李纲、岳飞等人率兵先后与起义军作战无数次,最后才彻底将其消灭。

其间,钟相自立为王,建国号楚,年号为载(一作战),钟相称楚王,立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

起义军“焚官府、城盛寺观、神庙及豪绅之家,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及有仇隙之人”,并占据地主的土地归为己樱

尤其是在钟相被杀之后,继任者杨幺又建立了的大圣王政权。杨幺自称大圣王,还把这四个字写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钟相的幼子钟子义被立为太子。……

尤其是在钟相被杀之后,继任者杨幺又建立了的大圣王政权。杨幺自称大圣王,还把这四个字写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钟相的幼子钟子义被立为太子。

杨幺和钟子义的居所也像宋朝皇宫一样称“内”,还设有三衙大军。钟太子为显示高贵,还在龙舟上摆设龙床、龙簟和金交椅。

“等贵贱”俨然已是“内外有别”,“均贫富”也早已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这样祸乱社会的人,留之何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