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并不大,五间老旧的瓦房左右分列着,左边两间卧房连着一间杂物房,另一边除了厨房,还有一间被夏书华弄成了小作坊间,用来做豆腐。
院角的种着一棵两人环抱粗的老桂花树,树下开了一口井,井台上架着木轱辘,另一边角落,开了一块小小的菜地,不过,上面除了葱,并没有种别的菜。
角落,还搭着一个小小的净房。
小奶娃喝饱,噘着小嘴又睡了过去。
夏悦娘将摇篮放到房间,掖好了小被子,转身到厨房里。
但是,厨房里最后一把米也已经被她熬成了米汤,原本就不多的食材,也在这几天消耗完毕,找了半天,她也只找了一斤左右的面粉,再没有找出一丁点可以做菜的东西,只好认命的去了小作坊间。
那边,倒是还泡着黄豆,以及这几天完全没有卖出去的豆腐,以及今早做豆腐剩下的豆渣。
夏悦娘想了想,将黄豆都捞了出来,留了一碗,其余的用清水洗净,在石磨上添了少许的水磨了起来。
没一会儿,黄豆都变成了白而浓稠的豆汁。
按着一比二的比例加了清水稀释,她转身扯下了用麻布做成的大滤网,在下面接上干净的木桶,才将豆汁全部舀到了大滤网上。
白白豆汁瞬间淌了下来,流到了下面的木桶里。
夏悦娘抬手擦了擦汗,扎着马步推起了大滤网。
她从小被她爷爷天天的操练着,才有了那么好的身手,可是,她到了这儿,夏悦娘这小姐的身子却完全的发挥不出她的本事,要不是她来的这些天,天天的这样狠练,她今天只怕连打人的巧劲都使不出来。
大滤网上,渐渐的晃不出豆汁,她停了下来,伸手松下了滤网的绳子,将旁边压豆腐用的板拿过来,架在木桶上,固定了滤网,用力的挤压,直到挤不出半点儿豆汁,才松开了滤网,拖着木桶去了灶台边。
今早用过的灶膛里还有些许余温,略一拨楞便窜起了些许的火星,添一把小小的枯草,火便窜了起来,她这才加了枯枝进去,待火苗稳了下来,才将锅又洗了洗,倒入豆汁慢慢的熬着。
这一番动作下来,她整个后背再一次的湿了个透,手腿也有些疲软起来,站在灶边,她深吸了口气,活动了片刻,才走到一边调配酸汁。
这一步,可是决定豆腐成不成的关键。
夏悦娘并不知道夏书华用的什么卤,她用的还是她从豆腐宴上学来的农家土办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白醋和水按着一比五的比例调配而成。
灶膛里加了几把枯柴,火苗稳稳的窜着,锅中的豆汁沸开,白沫慢慢的增多,如同急速发酵的白面,覆满了整个锅面。
这时,她才用火钳夹了一边的草木灰,盖住了未燃完的柴,覆灭了灶膛中的火。
等待豆汁降温的空档,她回厨房取了那一斤白面,去院子里掐了几根葱叶。
一把面粉,半碗豆渣,加上葱末,添了些许的盐,用水和成了白色中带着些许翠色的糊糊,用少许的热油铺开,很快的就在她手中变成了酥脆喷香的金黄色豆渣饼。
夏悦娘捏着一块豆渣饼,狠狠的咬了一口,单手拿起勺子舀了舀锅中的豆汁,试了试温度。
这么会儿的工夫,之前滚烫滚烫的豆汁已经降到了合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