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贞观7年 > 第三十二章 中元(第2页)

第三十二章 中元(第2页)

柯斜感受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中元节的河水已经很凉了,任对方水性再好,也不可能游得太远,真要追踪也不难。

但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是等贾宝医确诊。

贾宝医匆匆换一身服饰,简单地将布条倒上点醋,蒙住了自己的口鼻。

有用没用,都不放在他心上,这么做也只是职业习惯。

至于生死,花甲都过了,又没有亲眷,贾宝医早就不在乎了。

“颊红唇赤、咳嗽呕血、骨蒸潮热。”贾宝医的脸色难看之极。“武德年间,骨蒸病在关中夺了数万人命。”

骨蒸,跟骨头没关系,骨表示深层次,蒸为熏蒸的意思,就是结核病。

这病能要人命不说,关键它还是传染病,弄不好会漫延到整个新丰县、甚至是整个关中!

柯斜赶紧喝令:“里正、村正、保长出来!赶紧寻一個偏僻的所在,挡风遮雨,将人抬进去!”

();()  再怎么担心,也得有人做事,在贾宝医的安排下住进了偏僻的地棚里。

“少府,立刻安排人,星夜奔长安城,请散骑常侍许胤宗前来。记住,只有他能医治,姿态一定要低!”贾宝医焦急地说。

门下省从三品散骑常侍,不是职官,是加官。

此时只有门下省有散骑常侍,到明庆二年,在中书省又增加散骑常侍,才有左右之分。

懂历史的一定诧异,唐朝就没有“明庆”这个年号!

确实没有,只有唐高宗的“显庆”年号,可为了避唐中宗李显的讳,后人记录史书就只得改字了,明庆、光庆都是指它。

许胤宗医治骨蒸病是天下一绝,唯一的弊端是,他的医治方法是一例一方,药方总在修改,没有极深的医学造诣学不来。

孙思邈为人称颂的原因,除了医术、医德之外,他所著的《千金方》等书籍,药方、医治手法是通用的,后人可以参照学习、容易上手。

星夜奔长安这种事,只有赞府昝君玄能做到,他也义无反顾地率着两名庶仆,打着灯笼骑马上路。

许胤宗已经八十多,行动能力有,却不宜骑马,天亮便乘了马车前来。

在许胤宗面前,贾宝医都是小辈,只能恭恭敬敬地为许胤宗做辅助。

许胤宗的药方,见效还是很快的,一服汤剂就让人咳嗽缓了许多,也不再呕血。

至于柯斜等与病患有接触的人,许胤宗写了个方子递给贾宝医,照方抓药,每人一碗苦到想吐的药汤,保平安了。

“你是哪里人,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柯斜见缝插针地追问。

“小人是陕州的门匠,孤身一人,得了病痛,也不知怎么到了这里。”病患虚弱地回答。

门匠?

什么职业?

南朝陈时就为官的许胤宗抬了抬眼皮:“为三门峡引导船只前进的人。”

三门峡之险,恰似鬼门关,除开衣食无着的人,少有人愿意干这门匠的职业。

投胎的可能性太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