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逍遥杖履是什么意思 > 第258章 文劝诗剑六宗之责(第2页)

第258章 文劝诗剑六宗之责(第2页)

古来仙圣皆死尽,唯有吾辈留英名。

一剑一诗一斗酒,扫却天下不平事。

我有一剑当空去,森罗惊杀大妖眠。

生来泣始音,亡时笑了生。

……

“文公,陛下,请见谅。”皇甫弼犹豫片刻,躬身向杨詹睿和韩文公致歉,在得到他们的肯后,挥袍揽下李之玉留下的墨痕,脚下生云,已是寻他而去,毕浩然和6独秀紧跟其后。

杨承乾看着离去的四位,竟有些钦羡,但碍于立场,只能将心中的这份向往掩埋。韩文公轻叹一声,回头看向默不作声的杨詹睿,神情逐渐变得严厉,淡然道:“手伸出来。”

杨詹睿恭敬地伸出手,递到了韩文公身前。

啪、啪、啪!

只听得三声清脆的响声,被打掌心的杨詹睿疼得龇牙咧嘴,虽然韩文公并未用力,那桐木戒尺也没有伤到他,但那疼痛却是格外明显,甚至还变得越清晰。可身后三人只敢看着,无一人敢辩驳。

韩文公此举并非僭越,相反,那是以师责徒之举,是古往今来众多帝王想要还不会有的待遇。韩文公有如此举措,此中深意已不言而喻。此刻杨詹睿疼在手心,但却喜在心里。

韩文公收起了戒尺,如同先生斥责弟子一般问道:“知道错哪里了吗?”

“弟子不知,还请先生解惑。”

韩文公哼了一声,背手越过了他,来到杨承乾和张白圭身边,指明说道:“张宰相,你来说说,陛下错在哪里了。太子殿下也可畅所欲言。”

“谢文公点拨!”张白圭诚惶诚恐地行了一礼,随后说道:“微臣斗胆,陛下此举可是有违人皇祖训,染指八王,结盟东海,动摇九州根基?此举背礼,此举违矩,文公可为此而来?”

韩文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杨承乾道:“太子何解?”

“学生斗胆,以东海之事算八王之位,以龙族之势压徐州之权,以九天之威慑东海之觊觎,此举环环相扣,必可置瑾王于众口批判之地,却使百姓蒙难,外敌环绕,民生遭损,九州不稳。故书院不喜,九天暗怒?”

文公目光深远地看向了他们,目光扫过年轻宦官时停留了片刻。宦官微笑相视,并未多言。文公的眼中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好奇,随后淡淡说道:“书院崇古而不迂腐,尊皇而不薄民。陛下此举伤民,致外敌入境,过线了。”

“晚辈,知罪!”

杨詹睿恭恭敬敬地鞠躬致歉,杨承乾和张白圭也紧跟其后。此中有多少真心实意暂且不提,至少在态度和尊重上,杨詹睿给足了书院面子。既表明了态度,也说清了立场。

韩文公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书院重视规矩和礼法,在仙不涉凡这条潜规则前,他也不好直接下手去改变杨詹睿的想法和行为,只能在必要的时候出面劝阻,在涉及底线问题时威慑一二。

毕竟除去天师府,山水书院算是和世俗王朝绑定最深的势力了。王朝以儒学治天下,书院启迪民智,散学天下也离不开王朝的帮助。所以在不涉及底线问题的前提下,书院永远是世俗王朝最坚实的后盾,与人皇传承共同维护九州和平。

在这一方面,其实其余六宗都差不多,到了他们这一层次,都有担负责任的自觉。

山水以儒为尊,散学九州,以礼治皇权,以文启民智。太一以道为承,独居高天,以无为治世,以有为制古族。大乘以释为纲,深入穷荒,以慈悲扶困,以舍身制魔。地金有教无类,广收良徒,以锻器斡旋多方,以强体威慑群妖。掌剑多游侠,行侠仗义,不义之地匡正义,不平之事抚太平。

唯有九天最是辛劳,其尚制衡,重生灵,崇太平,亲凡俗,故游巡鸿蒙,制衡多方。南至南海,北抵雪原,西达高天,东及东海,长城上下,高天圣地,森罗四域,天外6土,无不有九天仙人的踪迹,于六宗内最是劳苦功高。

六宗之外,两殿圣堂亦有其责。

圣堂重阴阳平衡,重凡俗太平,重仙凡之别,故以高薪酬正,悬赏诸恶,虽实力分散,内部不协,沽名钓誉之徒不少,正直刚毅之士亦不缺,且上有四方鬼帝震慑宵小,下有万族城隍判罚阴德,故然脱俗,寻猎鸿蒙。

两殿各有倚重,一重经济流转,平衡贫富,一重老病多灾,解瘟除毒。亦可以大权维市侩交易,以强威辅行商坐贾,借联盟以保药师安康,共抑丹药滥觞。

所谓六宗两殿一圣堂,能有这样的排名与特殊地位,并不全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之强盛。要论实力,龙族有四王八尊,魔族亦有三太,古族更是号称坐拥数百6仙,但他们都远不及他们。

真正让这九大势力然脱俗,隐然冠绝鸿蒙的,是因为他们在拥有强大实力之后,并未作威作福,也没有偏安一隅,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身居高位,身负强能,当行其事,当有其责。”

在他为保乾杨而赶到太安阻止姬娴凝时,刚想劝上几句,岂想她就只是留下一句话,随后头也不回地就奔赴东海而去。这让已经做好和姬娴凝交手准备的韩文公一时语塞,心中更是感叹万千。

“乾杨视民为棋,我九天亦视鸿蒙为盘。还望文公转告,请乾杨好自为之。如有下次,九天并不建议改朝换代,更弦易帜。”

韩文公回头看了一眼亦步亦趋跟在后面的杨詹睿,想到为了保住乾杨而被他用言语激走的李之玉,心中一时烦闷,下意识地捧起书卷,一下一下地敲打自己的手背。

“荒英道友只封太安半月,已是看在书院的面子上,权当给乾杨一个教训。但东海之事本是仙祸,乃贪嗔二仙作乱,东海之殇也算人祸,韩虎臣也已自戮,乾杨也不过是顺水推舟暗中做局设计瑾王,并不逾矩,为何他们反应如此之大?”

“某不是云游生之事,乾杨亦有参与?此中暗情为九天所知?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不知何时,手背已被敲得通红,韩文公苦笑一声,自顾自地走向太和殿。在这座他曾经为官奋斗了数十年之久的宫殿前出一声思旧怀古的感叹后,他就这么在杨詹睿面前消失了。

杨承乾和张白圭有些错愕,不解韩文公为何一言不便先行离去。唯有杨詹睿若有所思地看向天空,露出一抹自信而晦涩的微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