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从原始部落到全美洲帝国免费阅读 > 无奈的纣王(第2页)

无奈的纣王(第2页)

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导致他失败了。

纣王帝辛在经过周人和战国诸子的抹黑之后,其历史本来面目已经很难再为人所知,不过从帝辛的所作所为来看,或许有些残暴和急功近利,但根本是称不上昏君的,至于商朝的灭亡原因,则主要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崩溃。

帝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帝乙的儿子。

《史记·殷本纪》记载其“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从这段记载来看,帝辛简直就是个是非不分、狂妄自大、荒淫无道、残害无辜、亲近小人的昏君,其他诸如《史记·宋微子世家》、《论语·微子篇》的记载也大体相同。

经过周人和战国诸子的抹黑之后,历史上的帝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很难为人所知了。

不过,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实商朝在帝辛即位之时,就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可以说商朝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

我认为帝辛和崇祯帝朱由检极为相似,继位之时帝国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想要力挽狂澜,但由于能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但没能扭转这种局面,反而使得各方面的矛盾提前爆,加了王朝的灭亡。

一个帝国的衰亡,绝不是帝王一个人的责任,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商朝的灭亡同样如此。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宗室的分裂。这主要是由于王位继承制度改革导致的,商朝原本的继承方式是“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但这种继承方式却导致王位继承始终处于混乱状态,最终酿成了“九世之乱”。

而到帝甲时期后,逐渐形成了“嫡长继承制”,长期延续的兄终弟及就此消失于时代洪流里,按照这种礼制的改革,帝乙的嫡子帝辛继位名正言顺,但却造成了庶长子微子启和帝乙的弟弟箕子、比干的不满,从而导致了宗室的分裂,微子启、箕子和比干组成了纣王帝辛的坚定反对派,帝辛虽是名义上的王族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在王族得到的支持十分有限。

2、贵族的离心离德,自从盘庚之后,商朝贵族便已经离心离德,这导致商朝君主的统治遭到严重掣肘,于是在祖甲时期,废除了贵族公义制度,从而加强了君主集权,加大了王族势力。

但这却加剧了商朝王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在王室强盛之时尚可压制,可一旦王室势弱便各自为政,甚至反攻王室,因此,帝辛继位时,由于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疯狂,王族势力大为削弱,从而引了贵族的蠢蠢欲动。

3、商朝经过数百年的展,到了纣王时期,已经是疲态尽显,尤其是商族中的上层沉醉于奢靡享受之中,曾经的勇猛、睿智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贪生怕死和自私短见,如此局面,不但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整体腐朽,更是加剧了底层百姓和奴隶的不满,进一步加了统治的崩溃。

帝辛继位之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纣王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解决内部矛盾。一方面对内部反对阵营进行分化、打压,甚至不惜采取残酷手段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另一方面提拔外臣飞廉、恶来,将军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此二人亦不负帝辛重望,飞廉为伐东夷统帅,商亡后仍坚持战斗,直至战死,通过这两方面措施,帝辛一定程度上掌控了朝政,维持了统治的稳固。

二是以武力树立威望,为了解决外部诸侯的威胁,一方面在黎国举行军事演习,用以震慑西部诸侯,尤其是已经强盛起来的周人,之后又伐有苏,俘获妲己,又在二十二年大搜于渭,囚西伯昌,另一方面,在解决西部威胁后,帝辛又掉头东征、南伐,对时常侵袭的东夷进行讨伐,倾全国之力用以灭掉百年来的巨患,经数十年方决出胜负。

然而帝辛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朝内部和外部的忧患,掩盖了内部空虚的事实,维持了统治的稳固,但在内部斗争失败的大夫甲、内史向挚、微子却先后逃到周,向周人出卖了商朝内部空虚的真相,从而导致周人联络其他诸侯一起趁虚而入,最终致使商朝覆灭。

诸君觉得纣王到底是什么人?

先不说纣王,都说嬴政是暴君,杨广是昏君,可最后不也是汉承秦制,唐承隋制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