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从原始部落到全美洲帝国免费阅读 > 战国七雄之魏国篇公孙衍(第2页)

战国七雄之魏国篇公孙衍(第2页)

魏襄王二年(前317年),公孙衍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襄王为争取齐国支持,重用客卿田需。田需与公孙衍不和。当时公孙衍与大臣张寿有宿怨,田需就暗中刺杀了张寿,让魏襄王以为是公孙衍所为,责备公孙衍。

魏襄王因听信田需的谗言,不再信任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只能离开魏国、准备到韩国去。临行前,他说服魏襄王请齐国公子田文(孟尝君)来魏国当相邦,随后自己去韩国当了相邦。这样,公孙衍为韩国相邦,田文为魏国相邦,而且取得齐国国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公孙衍可说是合纵的创者,田文是公孙衍的合作者和继任者,就是从参与这次合纵开始的。但是这次合纵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韩宣惠王十八年(魏襄王四年,前315年),秦向韩的中原地区进攻,战于浊泽(一作浊潢,今河南长葛西北)。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则听从谋士陈轸的建议,佯装出兵救韩。韩王信以为真,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至韩宣惠王十九年(魏襄王五年,前314年),楚的救兵不到,秦大败韩军于岸门(今河南许昌西北,正当浊泽西南)。这是公孙衍合纵的又一次大败,打得他临阵逃走了。

在岸门之战后,公孙衍合纵的战略受挫。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秦国攻取魏的焦和曲沃,迫使韩魏向其屈服,韩国把太子仓入质于秦。次年,魏秦会盟,魏襄王按照秦惠文王的意见,立了亲秦的公子政为太子。于是张仪所主持的秦和韩、魏连横的形势再度出现,张仪“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策略就再度推行。

在韩国放弃合纵后,公孙衍不得不回到魏国,继续担任魏将。这时魏国的相国是田需,与公孙衍有宿怨,而魏襄王再次兼用两位大臣。于是田需派苏代劝说魏襄王信重田需,提防田文、公孙衍。公孙衍则派季子(苏秦)给自己说情,劝魏襄王弃用田需。

魏襄王七年至八年(前312年–311年),秦、魏、韩与楚、齐之间爆丹阳蓝田之战,结果秦、魏、韩取得大胜。

魏襄王九年(前31o年),魏相田需去世。楚相昭鱼担心张仪、公孙衍、田文中将有一人相魏,例如公孙衍相魏将亲近韩国,对楚国不利,因此就支持魏王任用魏太子魏遫(魏昭王)为相。

一说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魏襄王八年,前311年)或稍后,公孙衍曾再次西入秦为官。他先是联合甘茂、樗里疾等人排挤走了张仪,后又与甘茂生矛盾。约秦武王三年(魏襄王十一年,前3o8年),秦武王曾想任公孙衍为秦相,但由于甘茂(一说樗里疾)诬陷公孙衍泄露了与秦王的谈话,秦武王很生气,便驱逐公孙衍。

但公孙衍并未就此离秦,在宜阳之战相持阶段,他与樗里疾一同谗害甘茂,并在秦昭王元年(魏襄王十三年,前3o6年)仍在秦国从事秦魏联合的工作。但杨宽分析相关材料,认为公孙衍并未二次入秦;他指出一些策文与事实不符、为拟托之作,另一些策文则是因字音相近将公孙显(公孙郝)错误记作了公孙衍。

此后,公孙衍回到魏国为官。魏昭王三年(前293年)伊阙之战后,魏昭王让年迈的公孙衍出使秦国,卑辞割地求和,其后公孙衍事迹未见学界采信的史书记载。

公孙衍是战国中期着名的纵横家,其毕生的事业可自外交、军事两个方面论述。

公孙衍在战国先提出“合纵”的概念,他的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共同拉开了合纵连横的序幕。他的外交活动包括:在徐州相王时期提出“阳与齐而阴结于楚”的军事外交策略,改善魏与齐、楚之间的关系;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起“五国相王”活动,以积极推进合纵抗秦的军事外交策略的全面实施;在魏惠王后元十四年(前321年)破坏齐与燕、赵、楚之间密谋外魏的计划;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相魏,并在次年动一场五国合纵伐秦军事行动;在魏襄王四年(前315年)担任韩相,并与魏相田文再谋合纵军事外交活动,后以岸门之战的失利告终。

公孙衍倡的合纵虽然失败了,但影响是深远的。在公孙衍的邀请下,孟尝君田文成为合纵的合作者和继任者,在他身后继续合纵活动。后来又有苏秦等人继续谋划动五国合纵伐秦的军事行动。

公孙衍在担任将领和组织合纵的过程中,曾多次领兵征战。其主要军事活动包括:

秦惠文王五年至七年(魏惠王后元二年至四年,前333年至前331年),担任秦将,在雕阴之战中大败魏军,帮助秦国攻取河西郡;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担任魏将,在陉山之战中击败楚军;

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作为魏将,联合齐军攻取赵的平邑、新城;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在楚魏襄陵之战中不敌楚军,丢失了八个邑;

魏襄王元年(前318年),担任魏相,动五国合纵伐秦,但失利退兵。

韩宣惠王十八年至十九年(魏襄王四年至五年,前315年至前314年),担任韩相,在岸门之战中被秦军大败。

历史评价

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韩非:犀,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

刘向: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司马迁:陈轸挟权,犀骋欲。如何三晋,继有斯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