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七分蜀酒 > 中兴之主武丁(第1页)

中兴之主武丁(第1页)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

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在傅说等人的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

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o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在商代之前期,其统治状况有起有落,其都城位置亦移徙无定,据载,在第十九王盘庚之前,国家凡“五盛五衰”,都城凡“六迁”,到了盘庚即位时,才把都城迁到殷(古称“北蒙”)。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了商朝中央的统治,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都有了相当成就。

殷商后期,由于武丁的前两代商王小辛和小乙统治无方,商王朝的统治一度衰微,据说,武丁即位以后,决心使商王朝的统治强盛起来,可是却没有得到有才能的人为辅佐。,于是,在三年的时间里,武丁对于政事不闻不问,一切政务都由冢宰决定,而自己则在暗地里观察国家的风气。

武丁少年时,父王小乙便把他下放到民间,与普通民众们一起劳作,武丁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访得了一批人才为己所用,象贤人甘盘,尊之为师;罪犯傅说,举以为相。

武丁就在上述两位人才,还有祖己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创了“天下咸欢,商道复兴”的大局面,这些都是先秦文献中提到的,甲骨文中并没有记载,包括什么武丁夜梦傅说、初即位三年不言、放逐王子孝己等等。

对新的领土,或直接封给征伐的大将等,象雀就被封为“雀侯”;或封当地臣服的氏族方国领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个,伯有近四十个,这一方面也可说明,被商征服的氏族方国何其多了,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国,对王朝不仅有贡纳义务,还经常奉命征伐,象仓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甲骨文中,常能见到商王族与氏族、方国联姻的事,一般是商先通过征伐使之臣服,然后再联姻,或娶诸侯之女为妃,或将王室之女嫁于侯伯等,这对巩固商与诸侯关系,加强国家一统的力度,还是颇有效的,纵观中外历史,联姻都是国与国联络的一种重要手段,5ooo年来乐此不疲。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即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向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

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并没有呆在豪华王宫里,享受锦衣玉食,而是经常率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武丁征伐成功后,也任用方国的领为将,比如武丁早年征伐西北的沚国,征伐成功后,清除叛商势力,任命沚国领为将领,沚国也成为商王朝西北的重要支柱。

面对环伺四周的强敌,武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硬碰硬,以强对强,四处征伐中建立了伟业,最大的对手来自北方,这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吾华夏亘古不变之铁律了。当时,商王畿北的土方和西北的工口(应是上下结构,打不出来,只好如此,下同)方,最为强劲,对商的威胁也最大,多次侵入商王畿,他们是两个较大的游牧部落,活动区域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太行山以西一带。

羌也是一个劲敌,他们大体分布于今青海的东南部、内蒙古西南部、甘肃大部、四川的北部和山西的西北部,羌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一个部落集团的总称,种类很多,互不统属。商与羌的战争同样残酷激烈,卜辞中记载的有商出兵最多(数十万人)的一次战斗就生在此,不过武丁时,确切地说终商之世也未将整个羌人征服,但臣服于商的也不少。

还有鬼方,分布于今甘肃南部,宁夏、陕山西北部一带,武丁用兵三年征服之。

东方之征伐相对较轻,但卜辞中也提到了征夷方(应在山东境内,东夷的一支)、龙方(可能在山东泰山东南部,应该是东夷的一支)等,皆取得了胜利,令其臣服。

南方也有征伐,居于今安徽寿县东南一带的虎方,武丁也派兵征服过,至于荆楚之地,《诗经·商颂·殷武》中提到过,但甲骨文中未有,是否征伐过,尚需考证。

一个更要特别提到的就是周,武丁没有想到,这个被其讨伐征服、当时还登不上历史舞台的氏族,后来竟一举推翻了他的后人的统治,夺了商的天下。

武丁之四方征伐,极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抵周境,东至山东半岛东北部,都在他的战车之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疆域广大的世界强国了,说是仅有的两三个级帝国之一也不为过。

武丁几大征服,自然离不开能征惯战的将领,其实,武丁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常亲自带兵作战,他手下将星璀璨,主要是禽、望乘,还有雀、亘等等,他的王后妇好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将军。

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后可能再武装殖民,甲骨文中就常有“在麓北东作邑于之”此类的记载,这对统治新的疆域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代商而起的周,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商四周的氏族方国不少还处于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阶段,武丁们此举,实际上也算是在这些地区播撒文明的种子了。

武丁在位59年开创的盛世,一般认为维持到他的儿子祖甲时,期间哥哥祖庚当王,享了1o年左右的清福,弟弟祖甲继之,又干了33年,国家持续强盛,民众安居乐业,对外的征伐不大,西戎的一次也是大胜而归。粗算一下,武丁至祖甲,大约百年,应该是商代最黄金岁月,文治武功都达至巅峰,完全可以称得上华夏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盛世。

祖甲以后,商又历经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最后传至帝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商纣王)时亡了国,大约13o余年,实际上,这段时期,商并不象古文献中所说的那么衰落,包括恶名远扬的商纣王时代。

甲骨文便可佐证,其中并没有现祖甲以后有什么大的异样呀,国家还是那个国家,也许不能和武丁时相比,但整体实力还是强大的。

对外关系方面,祖甲末期后,商王畿西南(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一些氏族方国开始叛商,加之东夷时叛时服,还有西方羌人的不时侵扰,形势并不乐观,征伐也从未停止。

不过,在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大的征伐并不多,也可能是记载不详吧,但在帝乙、纣王父子继位时期,尤其是帝辛,对外征伐非常激烈,基本上也都取得了胜利。

东夷,武丁时便有征讨(夷方、虎方等),直至商亡也未断过,商之初与其关系怎样,没有记载,不好确定,一些历史书籍,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商本来自东夷,刚开始应该关系不错,其实偏颇得很。

东夷,从来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中原人对东方之人的统称,充其量也就代表了东方一群互不隶属的氏族方国的集团,后来随着东方外延的不断伸展扩大,东北,朝鲜半岛,甚至日本也包括进去了。

在民族性上,东夷无论是后来不同的国家之间,还是初始的氏族方国之间,都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至于商是否有东夷之称,实际上也是一个疑问,因为甲骨文从来没有提及过,武丁时所说的夷方。

武丁统治时期,在丞相傅说的辅佐下,对内大治,对外征伐,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商王朝开始不断地对外用兵。

从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可以现,武丁时期,曾经对于四方用兵,武丁时期征伐的部落有西北向的土方、鬼方、羌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

商人后裔在追述武丁的事迹时,也说武丁曾经奋起武威,攻伐荆楚,可见,在武丁时期,商王朝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

商通过几十年的文治武功,结果使大商国家大治,经济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诸侯宾服,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武丁在位一共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