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让独立师的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是!老总我这就去组织联络在东山地区的地下联络站。”
叶参谋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作战室,夜色中他的身影迅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作战室内,老总与左参的目光交汇,满是坚毅。
此时,作战室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静。左参迅接起,听筒里传来低沉而急促的声音,似乎带来了前线的最新情报。
他眉头紧锁,边听边点头,挂断电话后,向老总汇报道:“日军驻扎在东山地区的部队生大规模的调动,我军各部队询问总部是否有大动作。”
突如其来的情报,好似更加印证了老总的猜想,在一切水落石出前,任何答案都有可能。
。。。。。。
浦东,公共租界之中。
这两天百姓们三两成群,讨论的除了家长里短,谁谁又被鬼子特务抓走。
但当一个人把独立师和日军谈判一事提起,人群立马围了过来。
“你是说独立师和向鬼子投降了?”
“什么?鬼子把独立师打投降了?”
。。。。。。
舆论就像一场病毒,越传越离谱,传出去一百多个版本,众说纷纭。
浦东,公共租界的一条狭窄巷弄里,夕阳的余晖勉强穿透密集的屋檐,斑驳地照在泥泞的路上。
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墙角,眼睛瞪得圆圆的,听着一位老者绘声绘色地讲述独立师的故事。
每当老者提及“谈判”,孩子们的脸上便写满了疑惑与不安。
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远处报童的叫卖声:“号外!号外!独立师最新消息!”
人群瞬间沸腾,纷纷涌向报童,争抢着那份承载着无数猜测与希望的报纸,仿佛那薄薄的纸张能揭开所有的谜团。
标题上写着的几个大字被老人念了出来:独立师与日军达成书面协议,同意让出东山省。
标题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人群中的喧嚣戛然而止,转而是一片震惊的低语。
孩子们眼中的疑惑转瞬化为了惊恐,他们紧紧拽住衣角,相互依偎。
老人们的手微微颤抖,报纸在他们手中仿佛重若千斤。
夕阳的余晖下,一位母亲紧锁眉头,怀中的婴儿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的紧张,不安地扭动着身体。
报童被人群簇拥着,手中的报纸一张张减少,每张传递出去时都带着沉甸甸的情绪。
人们脸上的表情复杂多变,有愤怒,有失望,更多的是对未知未来的深深忧虑。
连独立师都被鬼子打败了,还有获胜的希望吗?
失望的情绪仿佛会传染一般,让那些原本抱有一丝期待的国人,彻底陷入深深的怀疑当中。
浦东最大的报社,一名女记者盯着手里的报纸愣在原地。
从专业的角度出,这篇报道写的十分的简略,仿佛有意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