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对帝国是大事,处理起来,又非很大的事情,相关之事,帝国出现过不少次。n
有处理的惯例。n
稍有变动,也是因地制宜。n
“诺!”n
“……”n
李斯深深一礼。n
“陛下,臣觉此事需要派遣专人亲自处理。”n
“中原之地,大河流经的郡县许多,居住的人也有很多,如今遭灾,若是稍有疏忽,民力损耗在其中。”n
“更重要……若被一些人异心利用,还会酿成不少的乱事。”n
“郑国刚才本想要同臣一块前来的,只是……他正在翻箱寻找大河之地的一些工事图纸之物。”n
“若是有机会,或可能够以工事代赈灾,如同当年的郑国渠一样,趁机将大河水利好好的整顿。”n
“为防宵小生事。”n
“通武侯那里,派遣一些兵士,或可为用。”n
“……”n
并未转身离去,李斯再次一礼,将所思所想的一些事道出,如果那件事发生在关内,当是一个处理之法。n
眼下在中原大河之地,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有很多了。n
“中原之地,大河之地。”n
“李斯,你处事很周到。”n
“朕知道了。”n
“你等去拟定文书吧,若可,朕直接用印。”n
嬴政沉吟之,于李斯之言给予认可。n
其实,自己不觉那些人会跳出来,历经诸般事,那些人觉得一场水灾之事就能够影响乃至于动摇帝国在中原的统御?n
那。n
他们就将帝国想的太弱了。n
“陛下准备派谁去处理大河水灾之事?”n
前有关中冰雪之灾,现在又有水灾?n
周清摇摇头。n
星辰古约盘踞心头,一些事总会不自觉想到星辰古约,无论是否关联星辰古约,事情还是要做的。n
“派谁?”n
“就派高儿吧。”n
“先前在关中处理灾情之事,还是可圈可点的,眼下,齐鲁之地的大事不多,他的心思……朕有所知。”n
“欲要在齐鲁大展身手不着急。”n
“接下来看他在大河之地的动作如何。”n
“通武侯!”n
“王贲的身子近来好像也不为上了,他当年在军中行事,朕是瞧着他一步步起来的。”n
“如今,都老了。”n
“王贲的儿子中,那个王离还是不错的,李斯所虑,刚好也需要一个军中得力之人。”n
“也可让朕看看那孩子的本事。”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