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86 第 86 章 太过先进(第3页)

86 第 86 章 太过先进(第3页)

对了,也要送李林甫一套。

县衙也正在修缮中,洪水冲塌了半边县衙,在洪水退去后,颜真卿就做主雇用了一批灾民修缮县衙,也算是解决一小部分人的生计。

这一个来月,伊川县的人口不但已经恢复了灾前的数量,而且还在迅速攀升。

受灾的地区不只有伊川县一处,伊川县隔壁的汝阳县以及洛水沿途几个县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波及,只是没有伊川县这样严重罢了。

那些县的灾民没有伊川县这样的好运气,虽然因为其他地方洪水是逐渐蔓延上涨而不是突然一下冲垮了河堤,所以那些县的灾民死伤不多。

可他们的房屋和田地也都受到了损伤,尤其是田地全被洪水给淹没了,短则在洪水中泡了五日长则泡了半个月,麦和粟的根都被泡烂了,颗粒无收。

田地里种不出粮食,这些百姓就成了灾民,虽然有家有室,可没了粮食就养不活一家老小,要是再找不到谋生之所,说不准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就要家破人亡,比这些受了洪灾的百姓更惨。

伊川县虽然遭受洪灾最厉害,可却有位李大善人,在伊川县搭了十几个砖窑,雇人干活,工钱还能日结。

而且李大善人还在工厂里面开了一家粮铺,只要在工厂干活的工人都可以用内部价购买粮食,限购,每个人每日只能买斤粟米,价格却比外面的粮铺要便宜上许多。

每日斤粟米,省着点吃够一家老小五口人饿不死了。

只是后来来做工的百姓太多,甚至还有洛阳以外的流民听到了消息来此做工,李长安不得不限制每户最多只雇佣一人为工人。

毕竟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致富而是糊口,一家子里只要有一个人有活干就不至于家里饿死人。

李长安从县衙出来后直奔厂区,厂区内处处都是热火朝天搬砖的工人,李长安巡视着工地,在场的工人都已经认识李长安了,见到李长安走过,手上没有要紧活的工人都抬起头来看她。

好在李长安已经习惯了被人盯着看,她头上戴着头盔,踱步到纺织厂边上。

纺织厂已经初见雏形,数百个工人正在砌墙,预计九月底就能完工。

该招多少人呢?

李长安心中估算着,她是按照一万工人的容纳量来建造的第一座纺织厂,一开始她只计算了伊川县内处于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妇女的人数,然后折半,假设只有一半的妇女会出来工作,再折半,另一半工作的妇女也不会全部从事纺织,毕竟伊川县挨着洛阳,洛阳内富贵人家多,做厨娘、乳母也是门好营生,收入只会比纺织厂更高。

李长安还打算在伊川县建一座厨娘专科学堂,专门培训相貌清秀的女孩学做菜,好给洛阳城内的富贵人家当厨娘呢。

可现在看来,估计在纺织厂内做工的妇女不仅仅会有伊川县人,其他县的妇人估计也会到纺织厂来做工,那容纳量就不太够了……

这么想着,李长安返回了县衙自己的书房中,从书架上抽出一张图纸。

陈国生去了荆州,和裴素一起折腾出了这个纺织机图纸,并且随图纸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在信中信誓旦旦保证这是电气时代之前最先进的纺织机了。

李长安在图纸上打了个叉号,并提上一行小字:

[太过先进,暂不可用]

她要的不是一个人能干一百个人的工作量,而是一百个人能干一百一十个人的工作量,目前最需要的是充足的就业岗位,而不是最先进的生产机器。

她用这个纺织机,倒是只需要雇佣十个人就能干一千个人的活了,可剩下的九百九十个人找不着工作怎么办?

而且布帛属于大唐的官方货币,如果一下生产太多,市场会遭到猛烈冲击从而经济发生崩溃。

目前只需要先进一点点就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