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細化的闡述,還有對趙瀚格位論的解釋,還有對傳統儒學和當今科學研究的解構。
文章並不長,柳順卿反覆念了好幾遍,所有青年都把內容謄抄完畢。
一個叫金正順的青年擱筆感嘆:「陳公不愧為天朝太子師,真曠世鴻儒也。」
青年們紛紛議論起來:
「陳公之論,恰合天子之論。這天地至理萬世不易,可天地之氣卻在運轉變化。即天道永存、人道更替,我等中人,並非不及兩班貴族。我等中人,亦可為貴族也!」
「大善!貴族與中人,位雖迥,而格相同也。今之貴族,尸位素餐,皆酒囊飯袋之輩。就人格道德本事而言,貴族遠遠不及中人。此何解?貴族格不配位也!」
「貴族格不配位,我大朝鮮國才氣理心性不協。四者不協,則天道難彰,才有日本與後金蹂躪萬民。如今變法,雖國庫充裕,可我等中人,還有無數良人,皆無上升之階,國中貧民更是食不果腹。」
「然也,此事當易之。而移風易俗者,舍我輩其誰?」
「如何易世?」
「兵諫之!」
「不可。我輩中人,官職最高者,也不過區區將校。國中領兵之大帥,皆國王心腹,皆兩班權貴。兵諫如何能成?」
「天朝聖君有言,民為國之基。朝鮮國之基石何在?我輩中人自為基石,可百萬良人亦非基石耶?當結交良人,特別是地方生員、鄉吏,他們也沒有進身之階。」
「對對對,當把這些大道理,傳與生員、鄉吏知曉。」
「……」
一眾青年反覆討論,房門突然被推開,門外青年氣喘吁吁道:「王上……王上……崩了!」
青年們面面相覷,隨即柳順卿大喜:「真天賜良機也!王上駕崩,必定黨爭再起,不會有人注意我們傳道。我等可分為五組,大量抄撰《乾初文集》,向東南西北四方傳播。我則留於漢陽,在京畿之地傳道!」
又有青年說:「關鍵時候,可聯繫保州的大同軍。將保州與咸鏡北道獻予天朝,換取大同軍的支持,到時候定能撥亂反正,打造一個萬民大同之朝鮮國!到那個時候,中人也能做貴族!」
「對,保州已為天朝所據,肯定是拿不回來了。咸鏡北道又多連綿大山,食之無味,棄之亦不可惜,獻給天朝換取支持很划算!」其餘青年也贊成此舉。
朝鮮北道,就是挨著圖們江那一片,最初叫做鏡城都護府,聽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情況——割讓出去也不會心疼。
這群青年已經瘋了,他們子子孫孫,都無法成為貴族,為了實現階級突破,竟然想割讓土地換取中國支持。
而朝鮮的朝堂之上,正在醞釀一場大禮議,史稱「己亥禮訟」。
說白了,就是黨爭!
數十年前,有兩位朝鮮大臣幹起來,一個家住漢陽東邊,一個家住漢陽西邊。以他們為的勢力,被稱為東人黨和西人黨。
最初,東人黨掌權,西人黨被排擠。
東人黨得勢之後,內部又鬥起來,穩健派和強硬派對立,即所謂的南人黨和北人黨。擊退日本之後,北人黨掌權,再次發生分裂,即大北黨和小北黨。大北黨得勢,再次分裂為骨北黨和肉北黨。
後金入侵時期,西人黨奪回大權,迅分裂為勛西黨、清西黨、山黨和漢黨。
這時朝鮮國王死了,南人黨試圖反撲,圍繞著君戰鬥起來。
老國王是嫡次子,但生母屬於繼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