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寶貴坐也坐得筆直。
趙匡桓問道:「家中可有難處?」
李寶貴說:「沒有。」
趙匡桓問道:「你官話說得不錯,老家是哪裡的?」
李寶貴說:「老家在安徽。」
「父母可曾接來遼寧?」趙匡桓問。
李寶貴說:「父親已經病故,母親還在,由老家兄長奉養,並沒有接來遼寧。大同銀行開了郵匯以後,我每三年給老母親寄一次錢。錢也不多,是個心意。」
「著實孝順,」趙匡桓問,「你在本地可有妻兒?」
李寶貴說:「有,老婆還是韃子貴族的姬妾,當兵時抓鬮抓到的。很能生,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全都養活了。」
趙匡桓問道:「家裡幾畝地?」
李寶貴說:「四十多畝。」
「很多啊,你種得過來嗎?」趙匡桓問道。
李寶貴說:「最先種不過來,家裡老大、老二都十多歲了,他們現在能幫上忙。」
在遼東退伍的軍人,如果願意留在遼東,是有退伍安置田的,而且還都是些好田。這裡的荒地到處都是,李寶貴的子女,只要年滿十二歲,就能在上戶口時申請分田。
等他七個子女全部長大,估計家裡的田地有近百畝,過幾十年後也算小地主了。
趙匡桓問道:「官府可有欺壓百姓,胡亂攤派苛捐雜稅?」
李寶貴笑道:「別處我不知道,遼寧肯定沒有。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一兩個退伍軍人。退伍士卒,既當村長,又當農兵隊長,哪個貪官污吏敢亂來?」
「哈哈哈哈。」趙匡桓被這話逗得大笑。
只能說,遼東的退伍軍人太多,有傷殘退伍的,也有到了年齡退伍的。這裡的社會相對純粹,不像南方那麼複雜,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退伍軍人還真敢帶著農兵跟官吏對抗。
南方數省就不行了,退伍軍人啥都不算,也就找某些工作時更便利。
「村里可有學校?」趙匡桓問。
李寶貴說:「以前沒有,一來先生不好找,二來村裡的孩童也不多。五年前建了一個小學校,官府也沒咋出錢,一磚一瓦都是村民蓋的。學校里,只有一個教書先生,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他教……教得不怎麼好。」
趙匡桓問:「怎麼不好了?」
李寶貴說:「五年了,讀完小學的都有兩批,卻只一個孩童拿到畢業證,其他全都是肄業證。」
趙匡桓哭笑不得,這裡的教書先生果然沒什麼水平。
誰讓小學結業,也有過5o%的淘汰率呢,可不是考成啥樣都能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