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在米仓镇的海滩无忧无虑的抓鱼捕虾,而今却坐在这大明权力中心唇枪舌剑。
这样的变化,令徐硕倍感唏嘘。
“我并未说长春与吉林的铁路不能修建,朝廷完全可以同时修建。”
杨溥眼看王回牙尖嘴利,也不想为了这二百里铁路与他争辩,他想要的是这二千六百里的江南铁路。
“朝廷的情况,确实可以再开建这两条铁路。”
作为被朱高煦选出和稀泥的代表,薛瑄开口安抚了二人,其余人则是眼观鼻、鼻观心。
徐硕没有主动去争取什么资源,因为他是朱高煦选出的人,选他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军队之中选不出人来,而他出身渤海,又没和新政派扯上关系,作为六军都督府在内阁的代表,他不可能轻易言。
杨荣与杨溥一派,自然不会反驳杨荣和薛瑄的话。
王回闻言却皱了皱眉,毕竟江南铁路最少不会少于两千里,如果真的要修建这一条铁路,那起码耗费上千万贯。
这上千万贯的钱粮如果投入到东北、山西、北直隶、山东,那无疑能让北方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江南铁路修建只是锦上添花,朝廷要做的应该是雪中送炭,例如当下山东虽有铁路,可只是鲁西有铁路,鲁东却根本没有任何铁路经过。”
王回说着说着,突然起身对偏殿作揖道:“陛下,臣以为,应该修建一条从两京铁路东昌站前往济南、青州、登州二州的铁路。”
“除此之外,也应该修建一条海州通往金州旅顺港,从金州通往定辽县的铁路。”
“如此一来,日后若是走海路,辽东和山东也贸易得更为容易且频繁!”
“强词夺理!”听到王回这话,杨荣都坐不住的起身作揖道:
“陛下,这辽东与山东本就有铁路,即便修建了王学士所说的这几条铁路,能影响的也不过就是几百万人罢了。”
“相比较之下,数量其十倍的江南铁路更能促进商品流通,让百姓安居乐业。”
二人争锋相对,偏殿内的朱高煦却毫无动静。
过了片刻,俩人腰都略微酸了,偏殿内才响起朱高煦的声音。
“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朕想听听另外三位学士的建议。”
朱高煦的话音落下,杨溥便表态道:“陛下,臣支持杨荣学士。”
“陛下,臣支持王回学士……”薛瑄是河南人,不想得罪王回,故此选择了王回。
如此一来,便只有徐硕没有开口了。
“真难办……”
感受着四周投来的目光,徐硕暗叹一句,随后缓缓起身。
他没有注意自己竹马兄弟投来的目光,或者说刻意忽视。
“陛下,臣觉得当下修建铁路之钱粮已经调拨足够多,不管是江南铁路还是长吉铁路,亦或者是辽东和山东铁路,这些铁路都可以等漠北铁路、西北铁路、中原铁路和开汉、滇越、四川等铁路修建完毕后再议。”
“现在朝廷继续扩修铁路,用的并非是朝廷的钱,而是百姓在银行的钱。”
“这钱花出去容易,想赚回来就难了。”
“朝廷现在还背负着数百万贯的利息等待偿还,臣以为应该稳扎稳打,而不是试图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徐硕在地方为官,也了解了户部的情况,故此他才认为皇帝并不赞同在现有的基础上扩修铁路。
要知道,过往但凡需要修建铁路,皇帝不等群臣反应就已经派工部去勘察了,而今皇帝没有举动,就说明这些铁路都没有修建的必要。
不得不说,他猜的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