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高明之国书,续命之良药
正当众人以为,楚君熊通会苦思冥想一番。
结果却现,楚君熊通比众人想象中的要果决。
清晨听完上述两则递进式传言,临近午时便颁布国君命书,期间相隔不到两个时辰。
楚君熊通所颁布的国君命书,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其一,用南越部落领地北部抵债,实则是保护楚国社稷的无奈之举。
如果不修筑新都邑,外部势力还将持续入侵。
将新都邑建设得高大坚固,即便外部势力疯狂进攻,楚国上下只要死守新都邑,便能让社稷得以保存。
当楚国拥有坚实后盾时,往后便可以大展拳脚。
其二,南越部落领地北部,与楚国有五岭阻隔,即便楚国商贾已经修筑固定营地,楚国依旧难以实行有效管控。
岭南生存环境本就恶劣,需要持续耗费人力物力。
此番楚国商贾看似损失惨重,实则即便没有割地抵债,楚国商贾依旧很难收回本钱,甚至还要持续投入更多钱财。
长痛不如短痛,及时止损方为明智之举。
其三,楚国商贾为了自救,低价抛售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扰乱了楚国秩序。
考虑到楚国商贾此前所立功劳,楚君熊通决定,将会用尽一切方式筹集钱财,用于收购楚国商贾的产业。
价格方面,可能不及正常市价,但不会低太多,尽量减少楚国商贾的损失。
至于楚国商贾的家眷与亲戚好友,各城门关隘一律全部放行,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其等南下与家主同舟共济。
甚至,这些人南下途中遇到难处,当地的官吏与甲士还应该尽可能提供帮助。
此份国君命书一经颁布,立即在楚国境内引巨大反响。
一时之间,借贷建都变成深谋远虑,割地抵债变成睿智抉择,趁机收割变成爱民如子。
楚国商贾及其家眷与亲戚好友,也由先前的受害者,变成忘恩负义、唯利是图、抛家弃国的投机者。
不得不说,楚君熊通这份国君命书,叙述确实异常高明。
然而,再高明的叙述,在巨大的利益差别面前,便犹如金碧辉煌的空中楼阁。
不少楚国普通国人,因为这份国君命书,对楚君熊通有所改观,甚至开始出现极力拥戴者。
但身处旋涡之中的楚国商贾,却将各种利弊看得十分通透。
楚君熊通的深谋远虑、睿智抉择与爱民如子,都是建立在损害楚国商贾利益的基础上。
普通国人因为没有切身利益损失,所以会产生认同心理。
楚国商贾及其家眷与亲戚好友,则对楚君熊通更加反感。
于是,大量与楚国商贾关系密切的人,趁楚君熊通开放所有城门关隘,纷纷南下与楚国商贾团聚。
就连一些身处楚国腹地的商贾,也敏锐意识到,三苗部落反叛前,正是楚国国势的巅峰。
此后,楚国接连败给三苗部落,甚至差点没抵挡住三苗大军的入侵。
先前割让云梦大泽周边疆域,如今用南越部落领地北部抵债。